第三章 1(2/4)

作品:《最遥远的微光

个人……欣赏到美景。”秋荷用力的将野菜割下来。以傣乡的方言口吻小声嘀咕着。

没多久,秋荷挎着半筐野菜,下了山脚,只有好天气她才会到这里割野菜,要是雨天她就不敢爬上来了。赶上大雨天,急速的水流从山顶流下来,经过山脚这边几户人家的门口,汇聚成泥泞的水渠,令山脚的住户都无法出门。在那样的天气里,她害怕从山坡上滑下来,也只能窝在家中。

秋荷家住在山脚下,倒数第二个老房子里。这幢老房子恐怕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由梨木和土坯建造成的土木结构的平房。岁月的侵蚀,使它看起来伤痕累累,几个地方墙皮脱落,露出了里面腐朽的梨木。平房很不容易的矗立在小院儿之中。秋荷的外婆手里拄着一根木棍,向院外张望。

一进院门,秋荷一边朝着院子里的菜墩走去,一边眼睛望着别处的说道:“天多热呀,你不热吗?”

“天开始闷热了,雨季就要来了。雨季来了,茶田就不缺水了,免去了你从里给茶田浇水。”外婆注视着秋荷蹲在菜墩旁边,拿出野菜,用小刀切碎的过程。缓慢的把有了不少皱纹的下颌扬起一个方向,那个方向正是她家的茶田。一片没有多么大的土地,不过仅仅是依靠秋荷一个少女的劳动能力,那片地方也还是太大了。

让人更加焦心的是,即便付出了很大的劳作,最后能产生的成品干茶,也只是新鲜茶叶的十分之一,到最后能够换来吃喝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不用浇水看起来顶好的,可那样我就要除草,雨季带来的除了水还有野草。”

“是啊,有条件的能用除草剂,但我们家不行。我们家只能依靠秋荷那双小手。”

秋荷使劲儿的剁着野菜,菜墩发出“梆梆”的声音。剁了几下她停下来,注视着外婆,外婆似乎嘴角挂着一丝慈祥的笑容。她说:“我刚才去了大茶村小学的门前,听到和我一样的小娃子,在朗读‘鲸’。如果我也能和他们一样在朗读,而不是在这里剁野菜,我的心里会不那么难过。可是外公外婆要我这双手不是来写字的,是来劳作的,每次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呢,像外婆刚才这么提醒着。我是家里的支柱。”

外婆的脸有些僵硬,嘴唇翕动像是有什么话要脱口而出,最后却没有。恍惚间,想起面前的丫头已经十三岁了。她又一次面向茶田的方向问:“茶田的长势如何?”

“绿油油的。”

“茶田里的干叶子要摘掉,掉落在地上的枯叶子也得捡了扔一边去。”

“我就是那么做的。”

“长势好就好。”秋荷的外婆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去,不再看秋荷那瘦小的身子。

秋荷把割来的野菜全部剁碎了,用水搅拌。走到院子的一角,把这些野菜倒入食槽里。一只白色的鸭子凑过来衔食着,发出叫声。秋荷家只有这一只鸭子,它像秋荷一样形单影只。

外公躺在平房里间的竹床上,已经好几年不能下床了,偶尔能够坐起来靠在床头,坚持不了多久,大多数时候都得倒着。眼睛也愈加的浑浊,总有浑浊的东西从眼角流出来。双手总是颤抖,浑身的机能都好似锈住了。他老了。

“热了吧?”秋荷走进了里间,扫了一眼外公,他正如僵住一般的盯着棚顶,秋荷好似能看透外公的想法一样,“我给你消消暑”。秋荷边说,又折返回去,从外屋舀了一盆凉水,沾湿毛巾,在外公的胳膊上擦了起来。

秋荷的外公垂着嘴角,脸上额上布满了褶皱,脸色苍白,看起来很无力。他很干瘦,虚弱的仿佛有人把他的精气神儿抽走了一样。他盯着秋荷手法娴熟的给他擦着胳膊。嘴角用力的翘了翘,也没能发出声音。

他的视线没有一个焦点,眼珠动来动去,黯淡的光时明时灭。

“外公不用担心,大茶村学校的李老再没有找过我,新来的老师也没有找过我,我只是讲一讲,胡乱的想。那些小娃子不会想到我在他们朗读的时候,都在做些什么,用外公的话说,我在为了生存劳作。”

用凉毛巾擦完,秋荷轻轻捏着外公僵硬的胳膊。外公从去年起就不太能说话了,秋荷能从外公的目光里读取信息,她知道外公一定听到她和外婆的对话了。因此他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

听完秋荷的话,外公的嘴角又一次翘了翘,然后又颤抖着垂了下去。眼睛好像在秋荷那干枯的头发上找到了焦点,凝望了起来。

秋荷也不理他,继续自言自语的絮叨着。手上给外公揉捏胳膊,这只是她无数个日子里,最平常无奇的一天。她每一天都要这么度过。

从空窗子往外看,屋后的路边长满了橘黄色的小花儿,秋荷的视线低垂,小花儿越来越模糊了起来。

两年前,大茶村村寨建起了一座小学。李老和王科员走遍了村寨的每一户有娃子的人家。自然也到了秋荷家。李老和王科员说起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大茶村人老一辈没出过山,年轻一辈,不该再步入后尘。

知识是力量,是希望,而孩子是希望的种子。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遥远的微光 最新章节第三章 1(2/4),网址:https://www.1234u.net//86/868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