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始(2/3)

作品:《裂土美利坚

州塞拉岭和内华达州一带,高山峻岭绵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塞拉山区在冬季常有暴风雪,沙漠地带夏季干燥炎热,施工条件异常艰难,不少白人工人应聘后不久经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纷纷离去。开工两年后,中央太平洋铁路铺轨尚不足50英里。

在公司陷入绝境时,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四巨头之一查尔斯·克劳克提出建议……雇用华工。但是遭到当时加州州长、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长利兰·斯坦福拒绝。总监工斯特罗布里奇也斩钉截铁地说:“我可不能对华工干的活负责,我不认为他们能够修建铁路。”在克劳克一再坚持下,斯特罗布里奇先雇佣50名华工试试看,结果铁路华工们勤劳、能吃苦的表现令他们刮目相看。华工们的出色表现让公司很快打消了顾虑,铁路公司立刻雇佣了3000名华工。

克劳克于1865年10月10日向当时约翰逊总统报告说:“为了解决内华达山工程停滞的问题,我们雇用了一批中国工人……他们沉着而安静,他们非常勤劳,热爱和平,耐力也比其他民族强得多……虽然目前我们已雇用了千名以上的华工,但是我们仍打算以最优厚的条件,通过介绍业者的协助,再增加华工的人数。这是不同于奴隶制的雇用组织。”“没有他们(中国人),要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这个伟大的国家工程的西段是不可能的。”

1865年,铁路华工们在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做出了良好的成绩,但此时美国国内的华工数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铁路公司的需求,铁路公司决定大规模招募华工。铁路承包商甚至派人专门到中国广东省雇佣劳工,并与轮船公司协商好以优惠的船票把中国劳工运到美国来;同时,铁路公司上层纷纷向美国政府进谏,甚至游说中美双方的外交人员,争取为华工移民美国创造便利的条件。

1865年,美国政府通过《鼓励外来移民法》,迅速建立起同中国的之间的海邮汽船服务事宜。1868年7月28日,受清政府委托分管中国同欧美合作的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擅自越权,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w·h·西华德签订《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其中“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一项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合法根据。

在《蒲安臣条约》通过后,前往美国的华侨人激增。其中,1869年横贯大陆铁路的完工时,中国劳工竟然占到90,约9000人。

9000人,在经常几十里不见人烟的美国西部,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至少郭金章就清楚,这9000人,几乎就等于是九个大城镇的所有居民的总和!而现在的美国西部总共才多少个城镇?

何况,这9000人还只是幸存的华工总数,是幸存!

身为当初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所雇佣的华工的一员,郭长义就曾经清清楚楚地告诉过郭金章,仅仅是内华达山的那一段工程,华工就至少死了一千人!

郭金章还记得,当初郭长义在告诉他这些事情的时候,整个身体都在禁不住后怕地颤抖:那是1867年,当时的内华达地区遭遇有记载以来最大的暴风雪,积雪最厚的时候达到十四米深,可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巨头不顾天气,仍然责令工人继续施工。华工们在被迫的情况下,以惊人忍耐力和牺牲精神,就在深深的积雪中不停地开掘路基、铺设铁轨。经常有人在劳动中就被无常的暴风雪夺去生命,有时甚至整个营地遭遇雪崩而被掩埋,许多人的尸体直到几个月以后冰雪融化才被发现,他们已经僵硬的手中还紧紧地握着铁镐。郭长义当初才刚刚来到美国不久,每每看到工友的尸体从雪堆里抬出来,就忍不住心惊胆战,生怕哪一天自己就会成为那其中的一员。

可以准确地说,“太平洋铁路西段工程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

但是,铁路合龙之后,美国人大肆庆祝,却根本就没有人提及过华工在这其中所做出的贡献,庆祝仪式上更是把华工赶得远远的!而因为铁路工程完工,上万名华工又迅速被铁路公司解雇,生活无依……要知道,当时白人工人在工程中每个月是拿35美元,还管食宿,华工每个月只有26美元,不管食宿,所以,许多华工根本就没什么积蓄,一被解雇,生活立即就陷入了艰难,即便他们本来就已经非常的艰难!

可这还不算。1870年之后,世界经济陷入低谷,经济危机来临,美国人找不到工作,立即就把责任推给了华工,认为是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华工所从事的只是最脏最累,是他们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不愿意从事的工作。

可是,华工再委屈也没有用。

此时的中国仍然由清政府掌握,这个愚昧落后的政府根本就没想过理会华工的死活。而不理的理由也非常简单,那些每天满口“主子”、“奴才”的混帐们认为华工们“去国离乡,实乃不忠不义之人”!

所以,郭长义在美国一过就是13年。

不是不想回去,而是回不去。因为在郭长义的记忆里,他临走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裂土美利坚 最新章节第一章 开始(2/3),网址:https://www.1234u.net//78/78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