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果然如此 下(1/3)

作品:《明波万里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让我猜猜看。难道父亲是老魏王的私生子?那个,嘿嘿,您接着,当我是空气。”看到娘亲的眼神从震惊渐渐转变为羞恼,朱猷枞缩了缩脖子,明智地选择闭上嘴巴。、成国公家的大姐脾气大得很,心吃不了兜着走。

“哼!”朱溪宁板着脸哼了一声,实则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惊讶。她感到很自豪,因为自己的儿子是如此的聪明,可她又感到很不爽,因为她铺垫了如此长的前戏,就是为了接下来的话,结果被抢先揭开了,这种感觉就跟便秘十天刚刚有畅通的感觉却被告知厕所门锁死了一样难受。

“虽然不太准,也没有差多少。你父亲和魏王是嫡亲的堂兄弟,这个事情现在只有你父亲,娘亲还有魏王三个人知道。或许,那柄利剑也知道。”到这里朱溪宁一阵阵恍惚,好半天才恢复过来。

“你爷爷的真实身份,是现任魏王朱先洛的祖父、宣王嫡五子。之所以不为世人所知,这牵涉到一宗尘封了几十年的辛秘。

第二次南美战争,王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损失一半以上,整个国家都打残了。当时的魏恭王在战败之后决定让位,而王太子,也就是宣王的嫡亲大哥在战争当中殉国,留下的孩子们年纪又太,为保证王国传承平稳,在追封太子为武烈世子,并让其子嗣继承王国直属领地第二辅国公国之后,作为恭王唯一成年的儿子,宣王侥幸登上了王位。

那时候,王国同样内忧外患,处境要比帝国更艰难。战败在帝国更多是颜面威严的损伤,只是癣疥之疾,对于王国而言就是心腹大患了。

当时的王国宗室内部甚至有让恭王一脉让出王位传承的呼声。而那些赞同让王位留在恭王一脉的人当中,因为太子力战殉国,让其后裔继位的呼声也是很高。这种情况,宣王的王位几乎是朝不保夕。可以,如果不是当时外患严重,不定王位就换人了。你爷爷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生了。

看到《宣王实录》没有?没看过?真不知道你在陆都学了什么。”朱溪宁抓住机会教了几句,报了一下仇,心里很是高兴。

朱猷枞大概知道这位娘亲大人的想法,也就配合着讨好地笑了笑,继续听她往下讲。

“没事儿,你听娘你吧。实录记载,从宣王继位开始算,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当时的四位王子全都离奇暴毙,而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宣王诞下的王子也全部夭折,最终活下来的几位王子都是在宣王继位十年之后陆续出生的。你应该清楚,这十年的时间对于宣王意味着什么,他那个时候的处境又是如何了。

那个时候,宣王已经快要绝望了,你爷爷降生的那一刻,宣王就用早准备好的死婴替换,让心腹把你爷爷带出了京城。当时宣王已经对自己保住王位甚至是性命不抱任何希望了,只希望你爷爷能够好好活下来,把他血脉延续下去。

就这样,你爷爷来到了封地,也就是曾爷爷的领地。你的曾爷爷在战争中受了重伤,不能诞下后代。他是宣王的心腹,是宣王最信任的人之一。如此,封地离京城远,同时隶属自主性最强的北方镇国公的他就成了托孤的最佳选择。尽管他和你爷爷没有血缘关系,感情却极好,终身守护着这个秘密。

用了十年的时间,宣王才算是清理干净内宫,再后来借助181年和英国人的战争,把东京那些桀骜不驯的反对者都派到了战场上,借这个机会清理了王宫里面的腌臜。他本人带着禁卫军也上了前线,孤注一掷,终于战胜树立了威望,之后迁都,这才算是初步摆脱了危机。

宣王之所以迁都新京,固然是因为西京偏居一隅,不便统治,尤其远离北方边境,难以快速处理突发事件。可实际上,西京地处几乎相当于帝国内海的太平洋西岸,足以保证安全性,更方便与帝国本土联络,地理位置并不差。可见,让那些宗室豪门离开势力根深蒂固的西京,也是迁都很重要的原因,甚至可以是最重要的原因。

初步摆脱危机之后,宣王想要接回你的祖父,只是那样你的曾爷爷必然要人间蒸发,甚至即便是死也要蒙受滔天的大罪,以保全王室的脸面。

你爷爷已经接近二十岁,十几年来从有记忆那天开始就和你曾爷爷在一起,早就把他看成是最亲的人了。你爷爷是个重情的人,即便你曾爷爷愿意,他也没同意宣王接他回去。

那个时候,你爷爷的生母已经去世,宣王续弦后又陆陆续续有了几个儿子,和你爷爷多年未见,感情也就淡了。更何况你爷爷是事实上的嫡长子,身份又关乎统续传承,只要出现在王都就是一场政治地震,二十年的战战兢兢,本就不是什么帝王之才的宣王熬尽了心血,只想安安稳稳的享受生活,加之那时年纪大了,没了年轻时候的魄力,怕沾上麻烦,渐渐也就断了这个念头。

后来继位的诚王感念你爷爷的谦让,又是你爷爷唯一的同母弟,因此对他极好。当然,天家嘛,呵呵,没有威胁的就是感情最好的。

那时候你爷爷和奶奶甚至不敢有孩子,就怕宣王因为孩子起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波万里 最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果然如此 下(1/3),网址:https://www.1234u.net//47/475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