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尔察克初战告捷(1/3)

作品:《北洋1917

1918年7月22ri6:30喀山

到了1918年7月下旬,眼瞅着高尔察克的全俄临时zheng fu地盘越来越小,先是把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西伯利亚正式割让给了中ri同盟,当然,以承认西西伯利亚自治zheng fu的形式,换取协约国联军进军乌拉尔山脉以西,挡住东进乌法的苏俄红军。

接着就眼睁睁看着协约国联军在乌法战役中全歼了来犯的30万苏俄红军,本来应该高兴万分,却没料到协约国联军居然打完乌法战役就要跟苏俄政权停战谈判,这让高尔察克和一直追随他的那些和苏俄红se政权不共戴天的部下们情何以堪。

这些大资产阶级、大贵族、沙俄旧军人、大地主、富农和他们的子弟们,追随着高尔察克的全俄临时zheng fu,不就是等着打回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老家去呢,在苏俄的红se洪流中,哪家哪户没有跟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结下血海深仇?报仇雪恨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唯一念想。

因此高尔察克最后没有接受王庚递出去的橄榄枝,宁愿事实上放弃了乌法大平原和联军的公开支持,也要领着全俄自治zheng fu和喀山的白卫军主力跟苏俄和莫斯科死磕到底。

在高尔察克和追随他的人看来,遭遇了乌法战役惨败,损失了30万主力的苏俄红军和苏俄政权这会儿是最虚弱的时候,这时候岂能放虎归山?这时候如果还打不赢灭不掉苏俄和布尔什维克,那高尔察克担心自己将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他孤注一掷,就是失去了联军的公开支持,也要把跟苏俄的战争进行到底。

苏俄的赤se政权和高尔察克的白卫军,是这个时代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死不休!

佩佩利亚耶夫的背叛虽然给了高尔察克巨大的打击,但是从协约国联军司令部前后的表态,以及伏尔加联邦成立后保持中立的姿态看,高尔察克嗅到了当初双方在乌法见面谈崩时,联军总司令王庚那意味深长的眼光背后的一点东西。

“好,这个世界上或许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但现在看起来更没有永远的敌人!我高尔察克就是一个人,也要打到底!”高尔察克不再想那么多,从乌法回到喀山后就积极开始备战,协约国联军和新成立的伏尔加联邦虽然号称保持中立,但是之前答应移交的近5000参加了乌法战役的白卫军部队和十万支俄式莫辛纳甘步枪还是如约运到了喀山。

就像联军司令部作战室参谋们预判的那样,高尔察克把喀山武装起来的二十万jing锐白卫军分成了三个集群,西路军是2个哥萨克骑兵师和3个步兵师,沿着伏尔加河北岸向西迂回,西路军突破伏尔加河防线主要攻击区域,就在切博克萨雷到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市(马林斯基镇)之

伏尔加河方面军的副司令员、第二军事委员伏罗希洛夫这厮力主先采购大炮,因为南方面军主力的第八、第十集团军差不多齐装满员,步枪可是不缺,而大炮显然多多益善,能有效提高部队作战火力!

季米列夫带领的白卫军西路军步骑五万多人,三天前就已经悄悄沿着伏尔加河北岸向西进发,目标第一攻克渡河并攻克亚历山德罗芙娜,第二步直扑切博克萨雷,当然,这得是在高尔察克亲自率领的东路军主力在喀山打响之后。

间。**

高尔察克的白卫军主力,每个师基本都配置了两个76mm口径山野炮兵连,轮式带护盾的马克沁重机枪的数量也基本做到了一个步兵连队就能配置一挺,此外每个师还有一个单独的重机枪营,装备24挺马拉马克沁重机枪。

跟培养炮兵让他们能把炮弹准确的砸到敌人头上去相比,让苏俄红军新战士学会打枪可要容易的多,而且,重建第一、第五集团军和新成立骑兵集团军是整个伏尔加河方面军的当务之急!这一切都离不开步枪,苏俄红军不能再回到欧战初期,沙俄步兵师三个人才合一把枪的老路上去,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那简直跟送死没什么两样。

1918年7月22ri清晨6:30,高尔察克一声令下,喀山白卫军东路军率先在喀山打响,由于铁路在喀山的伏尔加河大桥上通过,无论是苏俄红军一方,还是喀山白卫军一方,在历次争夺喀山的战役中都心照不宣的没敢把大桥炸掉,只是双方各自在桥头堡建立了工事把桥给堵了起来。

由于之前的乌法战役的惨败和损失,之前从喀山方向抽调到南集群参加乌法战役的、苏俄东方面军的主力集团军和炮兵连已经不复存在,而新成立的伏尔加河方面军中,负责守卫喀山一线的是第三集团军全集团军7个步兵师,只有不到10个炮兵连的大炮。

倒霉的自然是在喀山前线首当其冲的别尔津第三集团军,期待中的德奥提供给的大炮迟迟没有到位,优先从德奥运过境的是10万支步枪,和10个高炮营的20mm口径的高she炮。

当然,每次双方围绕争夺喀山的攻防,则基本都以这座伏尔加河铁路大桥为争夺要点,这也得归功于尼古拉二世还在当皇太子时督造铁路和大桥时,那个时代的高等级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洋1917 最新章节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尔察克初战告捷(1/3),网址:https://www.1234u.net//47/4711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