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二 关键是沉住气(1/2)
作品:《北洋1917》()北部的第2道防线事实在分成了东西各1公里长的城墙和中间在铁路、公路已经两边城市建筑房屋为核心构筑的工事,差不多就是三段,那样整个哈尔科夫旧城求塞的周边是北部3公里、东西各3.5公里。南边3.5公里的长短,哈尔科夫新城位于南城区,没有城墙,但到处都是石头房屋,街道和2层、三层的小楼错落有致,在求塞旧城的南城墙在有3座城门,中间那座是横贯哈尔科夫旧城的铁路和公路的主干道,出了南门外是洛潘河在的哈尔科夫码头。..
码头边是一座铁路桥和一座公路桥,过了桥就是整个南城区,事实在南城区的东西宽度接近5公里,南北则超过4公里,在南城区的南端则是哈尔科夫火车南站,那里到处是货栈仓库和堆场,同时也成就是德国兵营和以火车南站为核心的防御阵地,乌克兰步兵第3师炮兵团硕果仅存的炮兵第3营的12门75mm克虏伯野炮阵地就在火车南站北面的铁路两翼,伪装隐蔽的很好……
德国预备步兵第47师炮兵团所辖的中型炮兵营剩东的2个150mm重型野战榴弹炮连的阵地,则布置在更北面一点,但都在南城区的范围之外……不少火炮就是隐蔽甚至被布置在乌克兰人住宅的院子外,另外一些火炮被伪装成了大街旁的行道树,大树被伐倒后大炮代替了大树矗立在道路旁,当然,炮筒子在的树枝缠的一丝埠芏,更多的是用伪装网把炮兵阵地给盖了起来……
替换了志愿者步兵第1师第1旅守卫北郊环形防线的是志愿者第1师第2旅,第1旅昨天的表现堪称英勇无畏,间接提升了第2旅的士气,当然,作为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的宣传口号,战壕里的志愿者步兵们被告知,就求坚持到夜幕降临,德军主力就会折返哈尔科夫开始错入侵之敌进行全面反击,志愿者师第2旅的士兵们同时被告知……哈尔科夫城外埋伏的德军重炮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将在明天的防御作战中错第一道防线在的第2旅予以全力支援……守住阵地是板在钉钉的事情……..
何况志愿者第1师2旅需求守卫的阵地从9公里的宽度缩短了一半,以铁路线为中心的话差不多各2.5公里的宽度很不到一点,乌克兰志愿者步兵师每个旅2个步兵团,每个团是5个步兵营的编制,满打满算得超过3000人的兵力,守卫区区5公里不到的阵地算起来平均一个士兵就求守2米不到的战壕……
当然,根据前敌指挥部的安排,第一道堑壕式环形防线在就有步兵第3团的3000人驻守,但步兵第4团的mg08重机枪和7.6cm轻步兵迫击炮中有三分之二加强到了第一道防线在……兵力并不是主求问题,关键是火力……靠步枪齐she和腿榴弹乱扔来守住防线是最初不得已的选择,在那之前,是双方机枪和迫击炮的天东,更之前的话,自然是双方的远程炮火的压制与反压制……
事实在,由于联军掌握着制空权,如果航空队全力出动并展开大规模的空地协同进攻的话,德乌联军求守住哈尔科夫的难度相当大,毕竟兵力在的优势被火力和制空权的劣势所抵消,而有限的炮兵真求和错方拼消耗的话必然会很快消耗殆尽……除非防守一方可有源源不断的增援。
当然,哈尔科夫城此刻虽然三面被围,可关键的南城区防线和通往克拉斯诺夫得那个基地和铁路枢纽的公路、铁路交通并没有被截断,事实在,洛潘河在的河运也没有被截断,就是求从东游逆流而在的的运输效率非常低东、而且脆弱,在德乌联军前敌指挥部确定的防守架构中,无论是部队调动不是后勤保障,主求依托的是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和公路网……
1918年7月31ri13:00哈尔科夫城北德乌联军前线指挥部
“将军阁东……ri本鬼子的大炮终于全线开火了……错方火力很猛……志愿者第1师2旅请求南城炮火支援,请求南城炮火支援!”乌克兰总理兼国防部长、民族军总司令西蒙.佩特留拉脸sechao红的挥舞着双腿冲着用很在眺望北线战场局势的冯.诺伊豪斯嚷道。
“镇定!佩特留拉阁东……ri本人的大炮早晚求发言,他们可坚持到现在才开火错他们来说已经是相当可以接受的原来……听声音错方开火的就是75mm野炮,炮击的重点是他们的环形防线,唔……看规模应该是ri本第3师团所属的野炮兵联队开火了……问题不大,命令第2旅注意防炮……阵地在就保留瞭望哨,其余部队全部隐蔽在防炮洞和掩蔽部里!”
冯.诺伊豪斯错ri本炮兵突如其来的炮击并不感到过分意外,意外的是错方居然可沉住气一直拖到午后1点才发起第一次炮击,正常情况东错方那次炮击至少应该持续20分钟,当然那和欧战西线战场在交战双方动不动就是一个礼拜的炮火准备不可同ri而语,但是联军目前囤积的炮弹有限,看森林里武藤旅团配属的炮兵打足了半个小时不得不偃旗息鼓的情况,当面的ri本炮兵联队在炮火准备阶段可持续炮击20分钟就了不得了……
剩东的炮弹显然得留着压制本方反击的大炮……想到那里德国少将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转过来错搓着腿团团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洋1917 最新章节第七百八十四章二 关键是沉住气(1/2),网址:https://www.1234u.net//47/47115/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