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利剑出鞘(1/6)
作品:《大宋那些年》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铁血骑兵,是大宋第一悍将李继隆做梦都在想的事情。太宗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终于为他配备了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骑兵部队。>
强将带精兵,何惧于天下。太宗封李继隆为保顺军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定州都部署、静塞军统帅,和静塞军指挥使田敏,一同屯兵定州,固土守疆。>
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解释权永远归强者所有。>
端拱元年(988、辽统和六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整个冬天都是在南京(幽州)行宫度过的。>
君子馆之战,宋军精锐丧失,一败涂地,辽军所向披靡,肆无忌惮地劫掠了大宋五六个州。辽国此时再看大宋,觉得这就是个绣花枕头,外表光鲜,内里啥都不是。>
承天太后萧燕燕决定携君子馆余威,再次南下,一举灭亡大宋。耶律隆绪亲临前线,调兵遣将,整顿战备,一刻也没闲着。各地兵马源源不断地开到南京周边驻扎,人多了,麻烦也就多了。>
古来富贵人钦敬,权利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贪婪和恐怖的血液。>
二月二十日,奚王筹宁挝杀了无罪之人李浩,引起不小的轰动。>
筹宁,本名奚和朔奴,筹宁是他的字,是奚族首领可汗的子孙。杀人的方式有点滑稽野蛮,是“挝杀”。挝,就是用手抓、挠,如同女人打架,又抓又挠外带薅头发。>
这起案件属于故意杀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奚王筹宁要负法律责任。这时候就要看有关部门如何出面处理这件命案了。>
这个世上,最牛掰的就是这有关部门,他们竟然搬出《八议制》,来给奚王筹宁开脱罪名。>
“八议”入律,始于三国的曹魏,“八议”包括: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宾。亲,指皇亲国戚;故,指皇帝的好友,比如同窗,发小;贤,指品德高尚之人;能,指奇才异能之人;功,指有大功之人;贵,指身份显贵之人;勤,指勤于国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人;宾,指前朝皇族后裔或享受国宾待遇的羁留之人。>
《八议制》是对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之后的特赦制度,所谓“大罪必议,小罪必赦”的特殊优待,说白了就是“刑不上大夫”,没权没势的人死了也是白死。>
筹宁是奚可汉的后裔,袭封为奚王,“贵着呢”;岐沟关之战中,筹宁与耶律休哥破宋兵于燕南,似乎“议功”也能沾边。>
有关部门的司法官员,援引中原律法的《八议制》第六款“议贵”减刑一项,请求辽圣宗法外开恩,赦免其罪,想以“判缓刑监外执行,外加民事赔偿”结案,让筹宁出钱赡养李浩家属。>
最终奏请辽圣宗裁决,耶律隆绪同意照此执行,筹宁杀人案,最终不了了之。>
《八议制》的实施也成了北方少数民族,一个几乎都是文盲的群体,进行“汉化改革”的典型代表。>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滋泥,在官场,官大一级压死人,已成常态。>
奚王筹宁的事刚平息下去,深得承天太后萧燕燕宠幸的顾命大臣、楚国公韩德让又躺着中招了。>
萧太后称制临朝后,韩德让成为大辽国权力最大的实权人物。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亲如情侣,萧太后经常到韩德让的住处开派对,《辽史》载,“丁酉,皇太后幸韩德让帐,厚加赏赉,命从臣分朋双陆以尽欢。”>
辽圣宗耶律隆绪每天都带着两个弟弟隆庆、隆祐,步行去问候韩德让起居、饮食。每次韩德让和萧太后离京返回,耶律隆绪都会亲自去迎接,拜见问安。>
有了太后的宠幸,韩德让自然异常嚣张。《辽史》载,“统和初,皇太后称制,召赴京师。(耶律虎古)与韩德让以事相忤,德让怒,取护卫所执戎仗击其脑,卒。”涿州刺史,皇族耶律虎古在大庭广众下说话时,不小心得罪韩德让,韩德让大怒,竟然抢过卫士手中的金瓜,把耶律虎古活活打死。死也就死啦,萧太后丝毫没有加罪于韩德让。>
四月十一日,韩德让陪萧绰看马球比赛,契丹贵族胡里室,马匹失控,不小心将韩德让撞下马。心肝宝贝被撞了,萧太后怎能善罢甘休,当即将胡里室拉出去斩首。《辽史》载,“六年,太后观击鞠,胡里室突隆运坠马,命立斩之。”隆运是韩德让的名字,辽圣宗按自己的字辈为韩德让赐名“隆运”,使他获得了“皇兄”的身份。>
耶律虎古也罢,胡里室也罢,都不是凡人,身份足够的显赫,但是在大辽国,遇到能呼风唤雨的大鲍斯,他们一样形同蝼蚁。>
◆ 准备南征>
端拱元年(988、辽统和六年)六月,辽圣宗晓谕诸道兵马,准备南征用的攻城器具。同时也为南征准备军礼。>
每次出征,辽军都会雷打不动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那些年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三章 利剑出鞘(1/6),网址:https://www.1234u.net//405/40586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