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秋收(1/2)
作品:《沙河人家》第二天上午,秋收去自家地头砍了一棵枯树回家做柴火。当他回来经过河堤的时候,看见柳扎根正和两个儿子蹲在那里下方。>
秋收就笑着跟他打招呼,“扎根爷,你领着俺两个小叔在这儿玩啊?”>
柳扎根抬起了头,“扛回来一棵干柳树啊,够你家烧两顿锅了。”>
“那也差不多。”说着,秋收把那棵枯树放到地上,“你家有柴火烧没有啊?要是没有,我把它送你家去。”>
柳扎根和柳银生虽说都姓柳,但他们不是一个家族。两家住得也比较远,所以来往也不多。后来在大旱之年,柳银生的母亲彭氏从胡氏那里得到救济,他们一家对胡氏的恩情铭记于心。>
灾情过去后,每年的大年初一早上,柳银生总少不了让秋收给胡氏送一碗饺子。胡氏知道他们一家三口不容易,每一次都忘不了给秋收发压岁钱。>
“你扛回家吧,俺家的柴火够用。”柳扎根笑道,“我还打算这几天把河边的柳树枝砍几捆给狗剩家送去哩。”>
“你咋还给他家送啊?俺狗剩爷没在家啊?”>
“他们几个昨儿下午不是参军打仗去了嘛!”>
秋收心里一惊,“不是说家里的独子不让去当兵吗?”>
“他去乡公所找李队长软磨硬泡,李队长就让他去了。”>
又和柳扎根说了几句,秋收就扛起那棵枯树匆匆往东去了。>
没多久,秋收回到了家里。此时,柳银生和柳铁生正在院子里打绳子。秋收把那棵枯树扔在地上,闷声闷气地说:“开会回来跟我说,家里的独子不管去当兵。狗剩咋管去当兵啊?”>
柳银生很是疑惑,“谁说狗剩去当兵了?开会的时候,李队长特地说独子不能去当兵。”>
“狗剩缠着李队长非得要去,李队长没有办法,就教他去了。”>
秋收把手中的斧头也扔在了地上,眼里噙着泪,“狗剩就知道去找李队长,你俩咋就不知道去找李队长啊?”>
看到儿子脸涨得通红,柳银生就说:“你要是想去,我下午也去找找李队长。”>
“现在去找也晚了,人家昨儿下午都走了了!”>
说完,秋收就气呼呼地朝他住的那间屋子走去。走到门口,他猛地一下推开门,走进屋子,他又砰的一声关上门。>
柳银生“嗨”了一声,“这个孩子,啥时候变成这个脾气了?”>
柳铁生笑了笑,“先不用搭理他,过两天就没事了。”>
兄弟俩就继续打麻绳。>
过了一会儿,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人?着一篮子野菜走进了院子。>
她笑着问:“大哥,你俩还没有忙完啊?”>
“快了。屋里就剩下几斤麻了。”柳银生说道。>
女人又问柳铁生:“孩子他叔,今儿晌午咱吃玉米面糊糊吧?”>
“中啊。”柳铁生笑道,“那两个小孩没回来啊?”>
“羊还没有吃饱,他俩等一会就回来了。”>
说着,这个女人?着篮子去了灶屋。>
女人名叫武秀,是柳铁生去年秋天娶回来的媳妇,她以前是小九的老婆。>
抗战胜利后,黄泰和黄顺到县里找县长曹发印告状,请求县长处决汉奸唐准以及赵兰埠口保的几个保丁,曹发印准下了他们的状子。后来,唐准和王留宝被枪决,小九和另外两名保丁被关进县城南关的大牢里。不到一年的时间,小九就死在了大牢里。不到半年,小九的母亲也死了。>
小九原本是一个二流子,整天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在他当上保丁之后,能让妻儿老小冻饿不着,并无什么积蓄。小九没有兄弟姐妹,武秀的娘家在沙河北。黄河在花园口决堤那年,武秀的娘家人逃往外地,一直没有回来。>
没做保丁以前,小九是一个二流子,经常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周围的人都很讨厌他。后来,他当上了保丁,又得罪了不少村里的人。小九死了,他的那些族人和同村的不少人忘不了他以前做过的恶,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帮助武秀母子。无奈之下,武秀只得靠乞讨拉扯一双儿女艰难度日。>
土改以后,武秀母子也分到了几亩地。由于两个孩子年幼,武秀一个妇道人家又身小力薄,种起地来很是吃力,因此他们家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差。别人家获得大丰收,他们家打得粮食只能勉强糊口。>
唐庚的大姐看武秀娘几个可怜,又知道柳银生家一家三条光棍,日子也不好过,柳铁生和武秀又年龄相当,就撺掇孙媒婆管了这个媒。孙媒婆是个热心人,她就从中撮合,柳铁生和武秀都没有意见,这桩婚事就定了下来。>
去年深秋的一天上午,柳铁生族里的几个女人把武秀母子三人接到了柳铁生家,两家合成了一家。婚后,一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沙河人家 最新章节第三百零六章 秋收(1/2),网址:https://www.1234u.net//400/40085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