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2)

作品:《贾志刚说春秋

侃侃而谈,都是勾践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道理。

“哇噻,从前以为有没有文化都一个鸟样,现在看来真不一样。”勾践在心里说,从此对中原文化有了憧憬。

“越国国土狭小,如果单靠种地,恐怕很难富足。但是,我们越国的位置处在吴国、楚国和百越之间,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我们如果经商,那将是快速致富的方法。”计然说起了经商,范蠡瞪大了眼睛,他也对经商感兴趣。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以物相贸易,**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史记计然说了一通原理,又举了几个例子,范蠡细心地记录下来。

“先生,那,具体点,我们该怎么做”勾践探出头去,两眼盯着计然,急急地问。

“好,我有七条经商策略,按照这七条去施行,应该可以帮助大王早日复仇成功。”计然说,还是那么不急不慢的样子。

“先生等等,我叫人来记录下来。”勾践生怕忘了,要喊人来记,旁边范蠡急忙说:“大王,不要叫人了,我在记呢。”

勾践这才发现范蠡在记,笑了笑。

计然七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经商法则,按理说大家应该记住。

可惜的是,失传了。

史记货殖列传中,计然的出场在管仲之后,为第二位。而以经商而言,计然应该排在第一,中国商学的祖师爷非计然莫属。后来范蠡运用计然的商学原理经商,富甲一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人陶朱公。

“计然之术”、“计然之策”是两个应用不太多的成语,意思是发财的办法,这两个成语,就是来自计然七策。

至今,在浙江慈溪县慈城镇黄山村的计家山下,有一计然泉,想发财的人不妨去讨口水来喝。

第一九四章折腾和被折腾

计然七策,让勾践和范蠡大开眼界。

“计先生,你太有才了,你来替我管理国家怎么样”勾践这时候已经是计然的铁杆粉丝了,立即发出邀请。

“大王,我这人经商还行,别的不行。行军打仗,外交辞令,设计谋划,当机立断,这些,范蠡最有能力。管理国家,安抚百姓,这些方面,文种最在行。所以,大王应该跟他们多沟通。”计然很谦虚,也很实在。

计然的话,让勾践想起范蠡当初的话来。从那以后,计然与范蠡、文种成为越王勾践最倚重的三个人。

“计先生,觉得大王怎样”从勾践那里出来,范蠡问。

“坚忍不拔,一定会成功。不过,长颈鸟喙音会,鸟兽的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计然淡淡地说。

范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折腾鲁国

历史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但是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简单。

吴王夫差之所以接受越国的投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全力对付楚国。

就在夫差讨伐越国的同时,楚国人就已经重新向吴国人发起了挑衅。

楚军出动,包围了吴国的保护国蔡国,在蔡国首都四周修筑了高两丈的隔离墙。九天之后,蔡国投降。

楚军命令蔡国迁到楚国境内的长江和汝水之间,由于担心吴军来救,先行撤军了。

吴军从越国回来,夫差决定以牙还牙,于是出兵讨伐楚国的属国陈国。吴国没有能够拿下陈国,只是抢掠了一番,就回国了。

第二年,吴军出兵前往蔡国,将蔡国搬迁到了吴国边境的州来。所以,州来之后改名为下蔡。

吴王夫差七年前489年,释放了勾践之后,夫差再次出兵伐陈。这一次,楚昭王亲自率领楚军救援陈国。不过,楚昭王病死在军营,楚军撤军。而吴军因为粮草不继,也撤军了。

“明年咱们再攻打陈国,一定要拿下来。”回到吴国,夫差发誓要拿下陈国。

“不,大王,不要再打陈国了。”伯嚭提出反对意见,这让夫差有点惊奇,因为伯嚭一向都是无条件支持他的。

“为什么”

“陈国是个小国,我们拿下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而拿不下他们,就会很丢人。所以,没必要再打他们。”

“不打他们,那我们干什么”

“我们要称霸啊,我们这么强的实力,不称霸对不起自己啊。”

“说得对。”夫差来劲了,称霸是他早就有的想法,不过一向没有多大信心,也没有想太深,如今伯嚭说出来,正触动了他心头那块痒痒肉。

“大王,要称霸,就不能跟陈国这种垃圾国家纠缠,甚至没必要跟楚国这类半野蛮国家计较。要记住啊,咱们吴国是周朝正宗,咱们要让中原诸侯服气,楚国越国这样的蛮子国家服不服其实没关系。所以我建议,咱们的眼光放到北面,挺进中原。”伯嚭看夫差的表情,知道自己揣摩对了夫差的心思。

“那,先打谁”

“咳,不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志刚说春秋 最新章节第171节(1/2),网址:https://www.1234u.net//40/4040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