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1/2)
作品:《贾志刚说春秋》,现在已经到了这里,要么渡河,要么撤军,没有第三种选择,有什么好商量既然荀偃这样说,毫无疑问,他想撤军了,可是不好意思自己说,想要借大家的口说出来,这样回去好有交代。
“我们听元帅的,元帅让我们向西,我们就向西;元帅让我们向东,我们就向东。”盟军一致这样表示,谁也不傻,所以,谁也不提意见。
荀偃有点傻眼,他也知道盟军没有人愿意渡河,因为这仗跟他们没有鸟关系。可是他没想到,大家明明不想打,却都不肯说。
魏绛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是忍住了。他知道,凭借绝对优势的人马和气势,只要下了决心,这就是灭掉秦国或者至少让秦国大伤元气的绝佳机会,这时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那么他为什么不说他知道荀偃和士匄都不是气量很大的人,得罪他们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他也知道,就靠这两个人指挥,就算渡过了泾水,后面还不知道出什么幺蛾子呢。所以,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魏绛忍住了,可是有一个人忍不住了,谁栾黡。
栾黡是个急性子,他一向就瞧不起荀偃和士匄这样不爽快的人,他连荀罂都敢顶撞,当然就更不怕荀偃了。
“元帅,你的意思就是撤军,是不是”栾黡一点面子不给,直接把荀偃和士匄的小算盘给拖出来了。
“这这这,不是啊。”荀偃闹了个大红脸,连忙否认。
“既然不是,有什么好商量的,立即渡河就是了。”
“这,这,啊,各位,栾元帅建议渡河,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没有”荀偃还不太甘心,还希望有人提出反面意见来。
有人会提意见吗谁也不比谁傻多少。
看见大家都不发言,荀偃万般无奈,下了一个谁也没听明白的命令:“好,明天渡河。”
会开完了,大家都走了。
栾黡气哼哼地出来,没走几步,被人拉住了。回头一看,正要发火,一看是士匄,忍住了。为什么忍住了不是因为士匄比自己级别高。
“女婿,你倒是给元帅一个面子啊。”士匄说。
原来,士匄是栾黡的老丈人。
“哼。”栾黡哼了一声,也没搭理老丈人,走了。
栾黡早就知道,士匄跟荀偃是一路货。
匏有苦叶
人多,船少,艄公更少。
谁先渡河,谁后渡河,完全没有人知道,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安排。
“渡他个头啊。”齐军统帅崔杼躲在帐篷里喝酒。按照齐国阳奉阴违的外交方针,齐国人过去是不参加盟军的,可是后来发现不参加盟军就要被晋老大讨伐,现在学乖了,盟军行动积极参加,不过,出工不出力,除了会餐的时候冲在最前面之外,其他的时候都躲在最后。
“嘿嘿,晋国人还没有请我们过河,急什么”宋军统帅华阅也躲在帐篷里喝酒。按照**自主的外交原则,宋国每次都告诉自己不是来参加盟军,而是来帮助晋国人,所以,晋国人要给自己足够的礼节,否则,决不主动行动。
基本上,打仗的时候,宋**队也仅仅在齐**队前面。不过不如齐**队的是,会餐的时候,他们在所有军队的最后。所以每次参加盟军行动,宋国士兵都是大家嘲笑的对象。
齐军和宋军不动窝,晋国三军呢中军不动,上军的赵武和韩起自然也不会动,栾黡和魏绛一赌气:老子也不动。
所以渡河的命令下达之后,竟然没人渡河。
一连三天,无人渡河。
别人不急,负责组织船只的叔向急了。叔向是谁以后会有介绍。
叔向一算,如果大家都不渡河,等到回国之后,荀偃来个“没渡河是因为船只没准备好”,那自己就百口莫辩,成了沉默的替罪羔羊了。
怎么办叔向不能去找荀偃,如果他一推二拖三装傻,自己反而进退不得了。也不能去找赵武,赵武小心着呢,决不会做出头的事情;更不能去找栾黡,那立马就会得罪荀偃。
这个时候,只能找一个人,谁
叔向来找鲁军统帅叔孙豹,原因有三个。第一,鲁国的政策是“擦掉一切陪你睡”,是完全以晋国利益为鲁国利益的;第二,叔向跟叔孙豹的关系非常好,算得上是知己;第三,叔孙豹这个人很讲礼仪和信用,不会耍滑头。
“豹哥,准备渡河吗”叔向开门见山地问。
“我早就准备好了,可是没有命令不敢行动啊。”
“那我代表晋国命令你们渡河,渡不渡”叔向说。其实,他没有这个权力,但是他知道叔孙豹需要这个命令,他也不愿意得罪荀偃。
“我给你念一首诗吧,”叔孙豹笑了笑,开始念诗,“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刚念了两句,叔向打断了他。
“豹哥,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回来之后我请客。”叔向非常高兴,告辞出来,准备船只去了。
叔孙豹念的是什么诗为什么他刚一念,叔向就知道他要渡河呢这首诗出于诗经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志刚说春秋 最新章节第127节(1/2),网址:https://www.1234u.net//40/4040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