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夜会

作品:《第一宠后

???????国公府仿佛还是先晋阳王妃出嫁时的模样,雕梁画栋,曲水绕亭,古朴华丽。孙嬷嬷踏着又熟悉又陌生的路。随着引路的婢女去了后院。

崔氏坐在凉亭里招呼孙嬷嬷:&ldq;闻莺,这里。&rdq;

闻莺是孙嬷嬷的闺名。但打从陆葳蕤过世,便没几人能这样称呼她了,听到这称呼,孙嬷嬷竟是百感交集。

崔氏笑她:&ldq;你这丫头,太久没回来,看出神了?&rdq;

孙嬷嬷行了一礼,回道:&ldq;夫人笑,闻莺已经老了,哪能再当得那声&lsq;丫头&rsq;?&rdq;

崔氏只是想起了她刚嫁过来的时候,似乎也是在这且伫亭里逢见过陆葳蕤,孙嬷嬷就跟在陆葳蕤的后面,一本正经,那时她是道:&ldq;葳蕤,你带的这丫头倒有些意思的。&rdq;

旧景旧人,崔氏便脱口而出了&ldq;丫头&rdq;二字。

听了孙嬷嬷的话。倒有些伤感了,抚着两鬓,叹道:&ldq;是啊,我们都老了。&rdq;叉私大亡。

孙嬷嬷道:&ldq;夫人不老。&rdq;

的确不老,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崔氏面颊只有屈指可数的皱纹,鬓角虽有白发,却也不是一片一片的。

但论年岁,崔氏的确是不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姑已经病逝在前,死亡的脚步似乎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

崔氏一时怅然,转移了话题。问:&ldq;我听闻你没留在晋阳王府便罢了,凭你跟了葳蕤那丫头几十年的情分,四处游玩一番,或是收个养子养老都是成的,偏你却又去当一个姑娘的教养嬷嬷去了?这却是何苦!&rdq;

孙嬷嬷笑了笑:&ldq;闻莺习惯了有人当主心骨的生活,王妃去了,生的世子也已经成家,没有闻莺操心的余地,留在王府又总觉伤感,便应了兖州知州姜大人,去指导姜家嫡长女姜明月的礼仪。姜姑娘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脾性也好。闻莺教着也不累的。&rdq;

高门大户里的主母就没一个不是人精,更何况崔氏这种掌管大权二十多年的?

孙嬷嬷将明月提了提,崔氏便心领神会,挑眉道:&ldq;这姜家姑娘真那么好?让你甘心放着闲适的日子不过。&rdq;

孙嬷嬷适时将玉观音递上。

崔氏瞧了瞧,嘱咐身边伺候的丫鬟:&ldq;去将观音供奉上。&rdq;

回头再看孙嬷嬷时,却是意味深长道:&ldq;闻莺,你是葳蕤身边的旧人,我也就直。这姜家姑娘,似乎功利心有点重。&rdq;

孙嬷嬷情知崔氏是误会明月通过她来攀附国公府了,从容解释:&ldq;夫人,闻莺虽是愚钝,但也痴活了四十多年,不至于被人利用而不自知。若姜姑娘是那只图利益的人,闻莺万不敢在夫人面前提起的。这玉观音,却是姜姑娘自己的收藏,知晓闻莺要拜会夫人,拿给闻莺当随礼的。她父亲起于寒微,对公侯之家的来往不甚清楚,只晓得这尊玉观音送过来可能会显得重视,却忘了不合闻莺身份,终不妥帖。&rdq;

崔氏的面皮这才松了些,笑道:&ldq;这般来,姜家姑娘处世不怎么圆滑,那份纯真倒是难得,不枉你这份心思。&rdq;

熏风吹过,茶香袅袅。

孙嬷嬷道:&ldq;正是性子纯真又不肯屈就这世事,闻莺才僭越,想要引姑娘来见见夫人呢。她正是永安侯府定给侯爷的未婚妻。&rdq;

昭国公府和永安侯府并不亲密,但那桩门第悬殊极大的婚事却是京都耳目聪敏的人都晓得的,孙嬷嬷一提,崔氏便想了起来,道:&ldq;是她啊&helli;&helli;&rdq;
本章已完成! 第一宠后 最新章节第157章:夜会,网址:https://www.1234u.net//38/3875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