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赵姫教子凭实例,赵高得符难轻用(1/2)
作品:《战国风云之秦时雨》赵政屋内,房萱等人正在围着李义询问打听咸阳的各类消息和坊间趣闻。却听屋外脚步声响和少年军请安见礼之声。赵姫一边询问陪她进院的包大,阿政可曾回来,一边和赵高一起走进屋内。
赵政等人连忙起身见礼,让开主案,请赵姫和赵高入座。
赵姫宠溺地将赵政拉到身边,询问他道:昨日陪灵,一夜未睡,怎不多睡一会。说着话,略有不满地望了李义一眼。
李义尴尬苦笑,不敢回言。房萱却熟络地走前来,一边为赵姫斟酒,一边笑道:公子贪睡,眠深难醒。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叫醒他呢。不然,夫人过来,可有的等呢。
赵姬虽然经常留在邯郸,但每月必回平安谷数日。半年多来,在房萱刻意讨好之下,两人己从当初的陌生堤防,变的亲如母女一般。
赵姫呵呵一笑,伸手一个弹指,敲得房萱哎哟一声,故意捂着额头退到一边。
赵姫收指笑道:你这妮子,一惯见不得别人舒服。定是你故意逗阿政起身,想看他困顿模样。
赵政于一旁心中暗赞道:阿母高明,一眼看穿了这小丫头的坏心思。
赵高却于一旁暗惊,心想:难怪这丫头如此胆大妄为,粗俗无礼,原来是受姑母亲信宠爱。
房萱回座,故作气恼地说道:人家哪里有这么顽皮。是怕耽误了出城迎归府君尸骨,这才叫醒公子,作此恶人的。
赵姫一笑,心知房萱故作娇憨,是为了赵高在座,人前示弱。她不再理会房萱,只拉住赵政小手说道:只恐今晚事情有变,你和你高兄长又不得休息了。
赵政一愣,疑惑地望着赵姫说道:是使团那里误了行程
赵姫点头微叹道:不错。使团那里出了些事情。可能一会便有大王旨意传来。你和高儿要带人去使团那里接你外祖他们回来。
赵高接言说道:阿政年幼,我自己前去即可,让他在府中休息等待就是了,何必受此奔波。
赵姫心道:留下来那阿政就要去灵前答礼,显于人前了。我让阿政躲着、藏着还来不及,怎能留他在府中,露面在众人眼前。
赵玉故作苦笑为难地说道:你祖父只留下你父亲和我这两支血脉。我只阿政一子,他虽幼小,又怎可退于人后。你也不必担心阿政。别看他不爱言语,且淘气着呢。平时墙爬树,追鸡撵狗,身体皮实着呢。
房萱心中暗笑道:我等怎么没见过公子如此顽劣。夫人这理由找的真不容易,也是在故意贬低公子,人前示弱呢。
李义、赵高倒没觉得有何不妥,心想:小孩子么,不都这样。
赵政心中暗叹道:真难为阿母了,为了让自己少在人前露面,不得不说慌骗骗自己的傻侄子。
赵玉不理众人作何反应,挥手一笑道:就这么定了。我己命赵满集合了四百骑卫,只等大王旨意一来,你兄弟便出发。
众人只得应诺,不再反对。
赵玉见赵高有些沉默,知道他还在想着赴代北抚军袭爵之事。
赵玉微叹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枚玉虎符信,一边抚摸,一边与赵高说道:高儿,你还在怨姑母逼你弃爵之事么。
赵高连忙揖手行礼否认说道:姑母切莫误会。高儿知道,姑母是为我母子安危考虑,岂能有怨。但大王有旨,我也,我也想掌控军权,以报父祖之仇。这才违了姑母好意,望姑母体谅。说完,一脸平静地望向赵玉,但眼角余光却频频扫过赵玉手中玉符。
赵玉环视屋内,并无外人。她故意带赵高来赵政这里,其实是想借机与赵政和他身边之人交待一番此次邯郸之行的危险。让赵政亲身体验一次人心险恶,学习一次如何应对纷杂世事。
赵玉不理会赵高目光,只把玩关注玉符,轻声说道:高儿可知道这是什么吗
是大父调兵符信。大赵常备军分为前后左中右五军,每军十万人,设下两将总管。十万常备军卒,每五千人为一镇。平时由镇将统管,驻扎守卫一地。战时集合调动出征,需要军令信符合一。大王军令、虎符和下军将的军令符信缺一不可。赵高身为世家公子,对于这些军规早已熟记,他也不知姑母为何明知故问,只得复述军规。
赵玉微微冷笑地环视屋内众人,轻声说道:高儿将军规背的不错。可令是活的,符是死的。此符信到底有何价值,究竟该如何使用,你可知道吗而且人是活的,令是死的,如何让令符生效,让军将接符听令,你可知晓吗
赵高心道:我常随父祖身边,耳渲目染,言传身教之下,如何不知但他不敢斥驳赵玉,只得行一揖礼问道:高儿年幼无知,还请姑母赐教。说完,有意无意地扫视了赵政一眼。
赵玉感觉到了赵高不满,也知他看赵政一眼的意思,轻笑一声道:阿政不知这些。可你,高儿,你也不知这些,虽然你军规背的不错。
赵高不敢反驳,但睑不屑的神情己说明一切。
赵姫自言自语地说道:你以为那些常年生死拼杀的将士会轻易地将自家性命交付于人吗会听从一枚不会说话又冰冷无情的符信吗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国风云之秦时雨 最新章节一一五、赵姫教子凭实例,赵高得符难轻用(1/2),网址:https://www.1234u.net//347/34716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