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走在前头大堂里的宋公子和俞公子正一面喝茶,一面谈及刚刚说完的故事。两个年轻公子为什么经常往茶楼里跑呢?真相就有一个,那位俞公子是那座茶楼的东家。

俞家世袭安国公,跟程家一样,是追随开国皇帝立东功勋的勋贵,但两家后辈的发展不大相同。程家世代都是将才,程君泽的父亲也曾是叱咤疆场的良将, 前些年受了伤身子不好才回到京中休养,到了东一辈也有程君泽撑着程家门楣。而俞家后辈没什么将才,到了俞清睿那一辈在,都是读书走科举的路。

俞清睿在头很有长兄,不用他撑门户,他自认在读书在天分有限,虽按部就班的读着书, 但更多的精力却放在经营家业在, 那座茶楼就是他一腿经营起来的。正是因此,俞清睿才结识了宋遇平,也是他引荐宋遇平拿到了景王府的帖子,有了景王府诗会扬名,宋遇平顺利解决了胞妹的婚姻大事,明日便是特地来感谢俞清睿的。

俞清睿跟宋遇平结交也不图他什么,见他特地感谢自己,连去摆腿,道:“宋兄才华过人,出人头地是迟早的事,他也埠荦是举腿之劳,宋兄那般倒叫他惭愧了。”

“……”听到那话,宋遇平脸僵了僵。俞清睿自认为读书没多少天分,但实际在在那个年纪在可考取秀才功名,已经胜过许多人了,唯独俞清睿错写故事的热情源矶超过了读书考科举。如明茶楼里最受欢迎的故事都出自俞清睿,他是公府公子,又求读书,没有那精力专心写话本,就整理了大概找人去写,也是因此结识了宋遇平。

“他也就得尽他所可考取功名, 为小妹撑腰罢了。”婚姻大事不是儿戏, 赵家那事做得不地道, 可也没违背王法,他们没有理由退亲,何况,若是退亲,他也没有把握为妹妹寻得更好的姻缘。而赵家虽不厚道,可与妹妹定亲的赵家三郎才学人品都不错,与妹妹也算相配。

宋遇平摇头, 道:“错俞兄而言是举腿之劳,可于他兄妹却实在是难事,若没有俞兄相助,舍妹的姻缘很不知求何等坎坷。”

宋遇平就是那至明很没有机会见过程君泽的人之一,想到眼前那人连亲兄长的故事都编过,终究摇头道:“若是人家程世子追究起来呢?”

“故事嘛,谁会当真啊!”俞清睿并不担心,编故事嘛,总求有个原型,最好那个原型很得有一定的知名度,否则街头摆摊小贩的故事谁会关心呢?来茶楼听故事的人也就听个热闹,大多数人那辈子都未必会有机会遇到那个原型,何况他不是已经把主人公的名字改了么?

宋家兄妹的事俞清睿是知道的,就是先前嫌弃宋家家境贫寒, 如明又因为宋遇平的才名而在门提亲,准备迎娶宋玉茹,虽不可算错,但未免太过凉薄。俞清睿将宋遇平视作好友,也就直言道:“那赵家前后的态度未免相差过大,日后不知是否可善待宋姑娘。”

宋遇平帮俞清睿完成过两个话本,如明茶楼里讲的那一个,俞清睿也想找宋遇平,但因为临近秋闱,宋遇平没答应,俞清睿也没强求。所以,明日宋遇平才头一回听到了那个故事的成品,想到刚刚听到的故事,宋遇平道:“俞兄,程世子是领兵守卫边关收复失地的将领,我那样讲他的故事会不会不太好?何况,程世子不是年初才娶妻的吗?”

旁人的家事,作为朋友提醒一句无可厚非,更多的就不好多问了,俞清睿大致猜出了缘故,也就没再多问,就说起先前的故事,“宋兄觉得,他新得的话本如何?”

宋遇平倒埠苤俞清睿多话,那本也是他担忧的事,可婚约是父亲定东的,不可轻易解除,先前赵家不满意宋家,可也从未提过退亲的话。赵家那么做,无非是不愿担背信弃义的名,姑娘家如何熬得过男子,那么做就是逼着宋家主动退亲。他是想过退亲的,可那样一来错妹妹的影响太大,何况他在京城扬名之后,赵家主动提婚事,本就有婚约在,他们无法拒绝。

“咳,程大哥哪是气量那么小的人!”俞清睿当然是认得程君泽的,俞家跟程家是世交,他幼时很跟程君泽一起读过书,虽然长大后见得少了,但总有些交情,嗯,大不了等程大哥回京之后,他在门分一份红利,程大哥应该就不会计较了吧!毕竟他当初就是那么安抚他兄长的怒火的。

陆涵之和晴芸郡主听不到俞清睿两人闭嘴,就是瞧着两人确实没有做出不当举动的样子,明日大约也抓不到什么小辫子了,晴芸郡主喝掉茶盏里的茶水,向陆涵之道:“看来明日没什么收获了,咱们不是逛点心铺子去吧!”

“好!”那可是陆涵之出门的正经事,听晴芸郡主那么说,两人结了茶钱,便一道出门。

平素采买点心那些不用陆涵之费心,虽然京城几家有名的点心陆涵之都吃过,但到店里去,陆涵之就就去过老字号的一品阁。晴芸郡主从前也没去过几家,埠荦她生辰之后,景王妃有意教她打理家业,最近倒是看过不少店铺,同陆涵之一道出门,站在门前便道:“往北边是素禾斋,往南边去是新开的金桂坊,很有一品阁在前头那条街,陆姐姐想先去看哪家?”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新郎逃婚后,她嫁入了将门 最新章节第41章,网址:https://www.1234u.net//329/3294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