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旅行者一号(1/2)
作品:《偶遇前妻,然后成为人生赢家》从人类诞生的第一天起,不管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还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人类这个种族的发展。>
这颇符合达尔文的“适者生存”。>
其实不止是人类,任何生物都是如此,个体的意义是为了种族的延续。>
这可以说是基因的选择。>
那么,当她发现自己走不出太阳系的时候,她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是催生出一个统一政权带领整个人类向前前进?>
还是依旧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利己主义下继续内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孙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了几百本书他也没有得出结论。>
直到有一天,他抱着女儿,陪着她看她最近喜欢上的《动物世界》,看到主持人介绍一种名为十七年蝉的生物,他才恍然大悟。>
人类也是生物,假如她看不到未来,那么本能会驱使她陷入自我休眠,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
“会是低欲望,低消耗,低发展的分裂社会。”>
孙吴在笔记本上写上了这句话,然后轻声把他念出来,他已经大概能想象出那时候的人会如何生活。>
随着武器威力的提升,面对蓝星这个人类目前唯一的共同家园,战争在某个时候会成为一个陌生的名词。>
同时因为生产力的大发展,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除了吃喝玩乐,他基本上可以什么都不需要做。>
不用学习,不用工作,政府能够养活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会会陷入到一种低速缓慢发展的状态。>
然后犯罪也会消失,因为政府无所不能。>
而政府本身,他也会因为制度的不断完善而日趋完美。>
这样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大同社会。>
然而其实只是她的自我保护,因为任何纷争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闭上眼睛,孙吴开始脑海内想象这个世界。>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小声嘀咕了一句:“人类在这种状态中等待死亡也未尝不可。”>
然而作为一部科幻小说,他当然不能这么写,必须得让外力来将人类从冬眠状态中唤醒。>
“太阳系的直径若以海王星为边界是60个天文单位,约为90亿千米。而若将彗星轨道(奥特星云)计算在内,差不多是两光年。>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蓝星到太阳的距离为4米,那么太阳系的半径是250公里。>
人类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记录保持者是探测器太阳神2号,为2527m/h。如果它想要走出太阳系,则这需要4260余年。>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是比邻星系,它与太阳的距离为4.2光年。照着这个速度,人类需要约莫一万年才能抵达。”>
孙吴看着文档上的这一份资料,他的左手中指指尖快速敲击着桌面,发出连续的“哒哒哒”声。>
不知道想到什么,他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
“站得高,看得远。”>
而后手指开始敲动键盘。>
“某一天,一个深空探测器捕获到了一段有规律的电磁波,刚开始没人在意,因为类似的波段太多,分析来分析去都没有任何收获。>
直到一位天文爱好者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重听一万年前旅行者一号当初录下的音乐,她莫名觉得有些熟悉,于是便把近百年来所有捕获到电磁波拼在一起。>
当她把这些打碎的片段整理出来之后,她有些不敢相信。就像一个人对着一个深洞喊了一声“喂”,一万年后他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回音。>
这一声回声将人类从冬眠中惊醒,因为她比另一个她至少落后了一万年。”>
大纲写到这里,孙吴没有继续写下去了,因为他发现没有必要。>
他会在脑海里一万年后的蓝星想象出来,同样也会开始构建另一个“蓝星”。>
在这种时候,固定的大纲只会成为自己的束缚。>
起身从座位上站起来,孙吴走到了浴室,并且把门反锁上。>
将系统呼唤出来,看着浅蓝色的屏幕,他知道这个宇宙有更高维度的生命存在。>
“那么两个小文明都看见了彼此,却摸不着对方,他们会怎么做呢?”>
“第一步当然是拼尽全力爬科技树。”>
在这一问一答之中,孙吴新小说的主线也清晰了起来。>
男主角的爷爷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晚年的他开始研究那个一万年都没有得到解决的理论。>
大统一理论。>
最后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写出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公式,在一片嘲笑声中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偶遇前妻,然后成为人生赢家 最新章节199 旅行者一号(1/2),网址:https://www.1234u.net//329/32921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