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张元福(1/2)
作品:《重生之乘风而起》“再往后,因为体制等诸多原因,荣乐园在内地衰败了,群力餐厅也变成了公司合营,变成了红旗餐厅,改开之后,红旗餐厅也再次衰败,不过早在一九八零年,荣乐园却作为蜀川省与美商合营的第一家川菜馆,在纽约获得了重生。”>
“第一批厨师基本都从原蜀都荣乐园选派,把正统川味带到大洋彼岸。”>
“八三年,第一届全国烹饪大赛开幕,地点在人民大会堂,由五位队员组成的四川代表队斩获五个大奖,被誉为‘满堂彩’。”>
“八五年,全国第一所烹饪高等院校——蜀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它在后来培养了无数厨艺精湛的学生,如今已经被誉为‘厨艺界的清华北大’;”>
“随着国家经济的起步,以川菜出国为契机,越来越多的四川厨师获得了外派出国学习、工作的机会。”>
“十年当中,数千名川厨被派遣前往五大洲的四十多个国家交流学习,他们一部分留在海外,一部分回到祖国,为川菜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而到了现在,这些回来的人,又在大会堂,首都蜀川饭店,蜀都蜀风园,锦江饭店,狮子楼等地方,继续将川菜发扬光大。”>
“从咸丰十一年发展到现在,川菜以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一步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流派,传统,成了中国经典四大系之一。”>
“到了今天,川菜又在很多人,哪怕时候本地人的心目中,渐渐形成了刻板的印象,其实是不对的。”>
“川菜里边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火锅、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而且总体看来,川菜当中没有麻辣的占据了七成,剩下三成才是辣口。”>
啪啪啪,门口响起了一阵掌声,却是一个身穿厨师袍子,戴着厨师帽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边还有一个外国女子,两个人在门口鼓起了掌来。>
传菜的小妹崽赶紧过来介绍:“几位先生,这是我们荣乐园现在的行政主厨张老师。”>
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我是张元福,听工作员说这间里的客人里边有位小朋友能够将川菜的源流和我们荣派菜系的脉络说得一清二楚,赶紧过来看看,怕是哪位叔伯兄弟。”>
叔伯兄弟是蜀中的说法,意思是叔叔伯伯那几支和自己同辈的人,张元福在这里所说的叔伯,当然是指的荣派的师叔师伯。>
周至赶紧站了起来:“倒也不是荣派中人,不过对于创制了现代川菜一系的大师们异常景仰,了解收集了他们很多事迹罢了。”>
说完主动伸出手:“你好,我是蛮州夹川来的周至。”说完又给张元福介绍了桌上的重要人物,然后问道:“看张老师的年纪,不知道是张松云、曾国华,还是王开发老师的徒弟?”>
张元福真没想到这一桌人的来头也不小,工美商场和瑞华广告公司的老总都在,赶紧和周至握手,又跟大家客气了几句,这才说道:“我师父是王开发。”>
“王老师我可是久仰。”周至笑道:“这位是?”>
“哦,这英国姑娘叫付霞,是来我们中国的留学生,喜欢做菜,老缠着我教她做菜。”>
嗯?还有这样的?周至不觉好笑,也和女生握了手:“你好,姐姐你在哪所大学留学啊?”>
“我是蜀大的学生。”付霞说道,然后还有些得意:“我还是烹专的学生!”>
一口口音古怪的四川话,把一桌子的人都整笑了。>
“那我们坐下聊?”周至笑道:“蜀大我还算挺熟悉的,再过一年我就应该也在蜀大学习了。”>
“我知道伱的。”付霞认真地看着周至:“周至,《川味趣谈》,你的书?”>
这下把刚坐下的张元福吓一个倒仰:“他他他就是《川味趣谈》那个周至?”>
费经理手扶额头:“又是一个给蔡老照片误导的……”>
《川味趣谈》推出之初谁都不落底,本来在封面的内侧页上设计了一个作者介绍的,但是周至年纪太小,成绩太少,加上本人坚决反对,最后取消了,换成了蔡楠的照片和推荐语节选。>
加上周至行文的老道风格和文中信手引用的各种古文资料,这就让很多人误以为作者周至,起码是和蔡楠一个年龄段位的作者。>
周至对那外国女生挺感兴趣,这年头能够去外国留学的人不简单,但是能够来中国留学的人,那也是不简单。>
换了英语转头对江舒意道:“舒意,老师来了,这是练习口语的好机会哦。”>
然后转头对那付霞说道:“外国人跑到烹饪专科学校学习,我们国家政策允许的?”>
付霞吐了吐舌头,也切换成了英语:“政策没说不允许。”>
周至摇头:“政策怕是说过,只是你们执行的时候弹性太大,而现在我们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乘风而起 最新章节第五百二十八章 张元福(1/2),网址:https://www.1234u.net//317/31709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