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6/www.x69zw.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6/www.x69zw.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三皇五帝之传说(2/2),重生盘古-69中文网

三皇五帝之传说(2/2)

作品:《重生盘古

禹疏九河是大游水期间在北方治理洪水时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

五、铸九鼎传说夏禹曾铸九鼎,定天下九州。夏后启也曾命人在昆吾铸鼎。昆吾是依附于夏王朝的一个己姓小国。其地本说在帝丘,即河南濮阳附近;一说在旧许,即河南许昌以东。也有说先帝丘,后迁于旧许。昆吾是当时产铜的中心,所产之铜在古代是非常著名的。《山海经.中山经》载:「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由于商代早期已有铜鼎和铜戈等出土,夏代有鼎或以铜为兵是有可能的。古代以鼎为立国之重器,传九鼎为传国之象征。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为定鼎。

三皇五帝时代的选士制度追源溯本,中国古代已实行「选举贤能」的民主制度,《通典-选举六》载:「昔在唐、虞,皆访于众,则舜举八元(高辛氏八子)、八凯(高阳氏八子),四岳之举夔龙、稷、契,此盖用人之大略也。」

可见中国在远古时的选举制度,已有与民共治的民本思想及精神。《礼记-礼运篇》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这故然是后世儒家想像出来,但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言:「儒家学派,如果不是依据古代传闻,不能虚构出「大同」的思想。」(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篇》页)

这种天下为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就连统治者也由贤人出任而非世袭,肯定了民主的观念。而这种政治应以人民为本的精神,正是中国人由古至今追求的理想。而古人正是以「选举制度」来达到民治、民有和民享的大同之世。

虽然古人有舜时的八元、八恺等制度,但由于民风纯朴,政局清明,故政治化的选举制度仍未有实行。《通典-选举一》载:「自昔羲后,因以物名官,事简人淳,唯以德化,上无求欲于下,下无干进于上,百姓自足,海内□安,不是贤而非愚,不沽名而尚行,推择之典,无所闻焉。」

因此,可见三皇五帝时代的选举制度,虽然缺乏了信史证明,但可从古人的文献或思想中,反映出古人对选举的方式,正包含了儒家的「名正言顺」观念,各人安份守己,不以上易下。

另外,由黄帝而至尧舜,由于当时政治以天事为要务,故所选官员,亦以对自然灾害处理能力为主。《文献通考-官制总序》云:「太古法制简略,不可得而详知,然以经传所载考之,则以伏牺而至帝尧,其所命之官大率为治历明时而巳。」

帝尧即位命官,即以羲和为官,即命其「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舜时命游水。由于古时社会以农业为主,自然界之一切皆视为与黎民尤关,故为征用徭役而不妨害平民之作息,「敬授人时」乃是一种重要的选贤方法。

一言敝之,尧舜时代的选举制是中国人心中最理想的选举制。而舜时命游水,后禅位于禹,使中国正式踏入家天下之时代。

——转自《史徒学札》
本章已完成! 重生盘古 最新章节三皇五帝之传说(2/2),网址:https://www.1234u.net//262/262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