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土地爷(1/2)
作品:《鬼鉴:皇陵守墓人》这可把大伙们吓惨了,于是就哇地一声跑了出来。这种时候,也顾不上什么同学友谊了,那些跑得慢的女生,自然就吓得流着泪了。
听完他们讲的情况,不用想我都大概能猜得出来,这事十有八九就是之前拿了铜像惹的祸,而那两个学生很有可能是被这里的土地爷给找上了!
这时,不远处的那帮子学生一个个着急的喊道:“要不咱们报警吧,还是打120呀?”
我一听这话,狠狠的瞪了一眼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想了一下,就朝他们逃出来的林子跑去。
土地神,又有各种称谓包括伯公、大伯公、福德正神、福德老爷、土地公公、土地伯公、福德公、土地公、地主爷、土地爷、福德、土公、土地、土伯、土正、社神、社公、社官等,是属于最基层的神明。
民间信仰中,土地神是各地不同的,也是有任期限制的。甚至有德之人死后,可被上帝封为土地神。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书中,就有一位溺死于河中的“王六郎”鬼魂,颇有慈爱之心,不忍以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为替身,被上帝任命为山东招远邬镇的土地神。
在民间的信仰中,神明多半会有明确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处很多,众说纷纭,传说之多不胜枚举,此举两例。
一说为:周朝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百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发展。
另一说为:周朝时,一位上大夫的家仆张福德(或张明德),主人赴远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张明德带女寻父,途遇风雪,脱衣护主,因而冻死途中。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盖为忠仆之封号,上大夫念其忠诚,建庙奉祀,周武王感动之余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
虽然土地公神格并不高,但是因其属于城隍之下,却掌管着乡里死者的户籍,是地府的行政神。故汉族许多地区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去其所属土地庙作祭祀活动。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属,到土地神庙,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总之,凡是神明,都是得罪不得的。
很快,我便找到了那两个撞邪的学生,此时的一个依旧跪在地上,表情说不上来的怪异。怎么说呢,就是脸上的表情非常痛苦,但是嘴巴却咧起来阴笑着,看上去十分的诡异。
而另一个却已经因为失血过多,而昏迷了过去,我于是急忙走上前去,试着去牵他们起来,果然如他们所说,根本就拉不起来,我皱着眉头,喝道:“大胆妖孽,怎敢迫害凡人,难道不怕阴司律法嘛?”
被我这么一喝问,那个跪着的男生突然将头慢慢转了过来,两只眼睛盯着我,然后嘴巴咧得更大了,桀桀桀的怪笑着。
这笑声一听之下,倒是把我吓了一跳,因为他的笑声根本不像一个少年郎,更像是一个掉光了牙齿的老头子,倔着嘴发出的怪笑声。那声音从一个二十来岁的男人口中发出,显得十分的诡异,笑的是那样的阴森,让人听着都感觉汗毛直栗,心里渗得慌。
于是我就再次问他:“你老这么折腾他们也不是办法,要不你先放了他们,我让他们给你道歉怎么样?”
那人原本咧嘴阴笑的嘴脸立即一变,满脸的怒意,恨恨的骂道:“道歉管个屁用,他们偷了我老人家的法身,这种缺教养的人,就该教训教训,我没要他们的命,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我一听这话,看了一眼地上那个因为失血过多而昏迷的学生,气息虽然弱,但确实不会要了命,我心里更加清楚,得罪神明可比得罚鬼魂更加难缠的,若是得罪的是鬼魂,跟他们讲讲道理,道个谦,烧多点纸钱之类的,他们多半就会放手,再不济谈崩了就强行逼走他们。可是若是神明来找麻烦,可就难办了,他们可不会为了一点点纸钱就改变主意,而且还是站在道理上来惩罚你,你无法得到他原谅的话,却也动不了强,必竟人家是神明,你哪怕是个再厉害的修道之人也是斗不过人家的。
想到这,我又说道:“你老消消气,他们就是一群娃娃不懂事,我先代他们给你道个歉,你看他们一个已经伤成这样,一个被你上了身,伤了本阳,就算回去,也要在床上躺半年,你老是正神,也不忍心迫害凡人吧!”
“呵,我也知道现在的小孩什么都不懂,所以我现身出来,追着要他们还回我的东西。我心想,只要他们知错能改,将我东西还回给我,给我认个错,今天他们犯的事我就让它过去了,可是他们根本不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鬼鉴:皇陵守墓人 最新章节第七十三章 土地爷(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51/2510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