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县试三(1/2)

作品:《鼎鼎大明

第二百四十五章 县试三

县试的第一场叫做正场,这一场考题为四书文二篇、五经义一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这些题目都比较简单,比较基础,比府试、院试难度小多了。

拿了考卷的林逸尘则坐了下来,等所有人都拿到了以后,辕门也就锁上了,考完了以后大家才可以出去。

发完了所有人的试卷,也就是统一的答题纸。知县象征的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还有让大家千万不要作弊。

然后知县写出了考试题目,毕竟县试就是有现任主持负责,题目也有他和相关人员讨论出题。

麻痹,看不到题目。林逸尘坐在甲号棚的中间,加上前面有几个老童生。他根本就看不到知县写了。

林逸尘在犹豫,自己到底要不要举手,应该喊上一句吧。反正自己和知县认识。问个题目不丢脸吧。

就在林逸尘决定把这个问题说出来的时候,他发现有衙役,已经举着两块大木板,上面写着题目。开始巡游了。

妈的,还好没叫。不然这脸就丢到太平洋了,到时候就真的成了土八路了。

这时林逸尘也终于看清楚了题目。

第一题是出自《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

第二题出自《中庸》,哀公问政。

孔子对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犹蒲卢3也。

第三题则是出自《尚书》里的名句,?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这三题都还算好,不算太偏,要知道县试之所以作为第一关会那么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县试是县令出题,没办法预测。

或许你刚知道这个县令的套路,信心满满的等着下次考试,可是很遗憾,本县换了县令了,那么就开心了,还是好好考吧。

至于这诗贴,林逸尘也不担心,这诗贴用的一句话,那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钱桃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科举考试里的诗贴就是这样的,喜欢用前面的古人的诗,这样子也算是用典故了。

对于这首诗林逸尘还是知道的,以前语文课上那可是学过的,要知道唐诗那可是从小学到大,何况还是白居易的,他可是代表人物之一了。

试帖诗不需要你些什么有思想的东西,格式符合要求,做到一个词就够了,那就是歌功颂德。大明太祖大帝朱元璋在乡试、会使中已经取消诗词歌赋了,试帖诗只是童试的县试中出现,而且几乎对童试结果不构成影响,童试主要看的还是八股文。

林逸尘把所有题目都看完了,同时也在了草稿纸上,林逸尘看完了题目就开始整理答题思路了。

或许这就是现代考试带来的一个习惯,林逸尘没有那种看到题目就动笔的习惯。

林逸尘把所有思路整理出来了以后,然后才开始答题。

因为林逸尘抽空看了看其他人,他们的反应各不同,有欣喜的,林逸尘知道估计是题目对了他们的胃口,也有无处下手的。

林逸尘已经有了下手的思路了,至于最后能不能考过。这个就要出了成绩再说了。

不过这是县试第一场,看着题目,应该是以基础为主,所以林逸尘觉得这第一场应该没有什么可能把自己刷下来。

林逸尘也不管他们了,自己答自己的,虽然说林逸尘已经渐渐的习惯了用毛笔写字,但是要写好,又要答题,还是写的有些慢的。

林逸尘答完了前面两题以后。便开始吃东西了,因为要考到傍晚,那可是一整天,早上起来太早了,自己根本就吃不下东西,只是随便吃了一点。

看着自己的食物,还有被衙役检查过,留下来的痕迹,林逸尘觉得自己如果过不了这第一场都对不起,自己吃这被蹂躏过的食物了。

不过还好,那些衙役也算是有人性,并没有蹂躏的太惨。林逸尘吃饱了以后,还小休了一会儿。因为剩下的题,有了思路以后并不难。而且通过前面的答题,林逸尘也看出了自己的速度,而且休息一会儿,也是为了后面自己更清醒。

林逸尘答完题的时候也差不多就是交卷的时候了。

林逸尘答完了题目以后便开始从头到尾检查自己的答题卷子,看看有没有什么错误。

出了考场,林逸尘看到韩嫣已经在那里等自己了。

今天是十七号,县试一共四场,下一场在二十号,在十九号的时候会公布第一场通过的人的名单。

如果你考过了第一场,那么第二场你就可以考,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哪里来你就回哪里去吧。

“嫣姐姐,少爷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鼎鼎大明 最新章节第245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县试三(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49/24981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