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花刺字模(2/4)
作品:《大漠烽烟》不想上下,一种在蒙古高层比较流行,而另一种则在普通牧民中比较流行,哎,说到底都是郭进的错啊,他不该离开蒙古太久的!
畏兀儿人把他们的突厥方言改造成了一种文学语言。畏兀儿文学给世界留下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作品,特别是佛教方面的作品。后人们见到的这类作品大多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
鉴于这一原因,畏兀儿人可以说是其他所有突厥——蒙古人各族的文化教员。
北部草原上的各个部落(过去是乃蛮部和克列亦惕部,现在是成吉思汗家族统治下的蒙古
人)都畏从兀儿人中请了一些学者和文书,这些学者和文书对于它们初具规模的宫
廷和政府是必不可少的人材。
在北亚的很大一部地区,突厥畏兀儿语和畏兀儿文字成了行政管理的语言和文字。前文已经叙述过了,成吉思汗于公元1204年灭乃蛮王国之时,曾经得到了一位名叫塔塔统阿的掌玺文书。当时成吉思汗向他请教印玺这个神秘的宝贝的用处,塔塔统阿回答说:“我主行令之时,或征收钱粮,或任免官吏,必盖此
玺于诏书之上,以证其真实,以为其公证。惟有此印玺,方显所颁诏书非伪诏也。”
一言以蔽之,这位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当时就是乃蛮王国的掌玺大臣。成
吉思汗请他供职蒙古宫廷,仍担任掌玺大臣。从那时起,新建立的蒙古帝国的所有
正式法令和文件就开始用突厥畏兀儿文书写。(这一点郭进金疏忽了,还是没适应古代封建制度下的生活啊)
成吉思汗还作出了进一步的决定。他虽然一声自不识丁,(指的是检体汉字以外的位置)但他却坚持要他的4个儿子学习畏兀儿文字,并责成这个塔塔统阿教他的4个儿子。另一个虽出身于克列亦锡部但却受过畏兀儿文化教育的文人名叫镇海。镇海曾受托同塔塔统阿一起组织成吉思汗家族政府,后来到蒙古旅行的西方人都称他为“大法官”或“掌玺大臣”。郭进为自后悔得肠子都悔青了.
这样,甚至在成吉思汗生前,蒙古帝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一批畏兀儿人官员。这些官员后来在原本历史上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统治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畏兀儿王国的历任国王都位在位于天山东北的别失八里,即吉木萨尔。畏兀儿
王国的王号叫亦都护(即“圣君”之意)。当时的亦都护是一位名叫巴尔术的人。
巴尔术似乎是一位深思熟虑的君主。当蒙古各部落在成吉思汗家族的旗帜下统一起
来时,巴尔术马上意识到这一重大事件将产生世界性的重要影响。
所以,当其他的
人在这一事件面前感到犹豫踌躇、不知当复何从之时,巴尔术却抢先派阿惕乞刺黑
和答儿伯二人为使前往蒙古祝贺和颂扬成吉思汗。他遣使致语成吉思汗说:“闻皇
帝之声名业绩,臣心欣喜之至。臣之欣喜之情,犹如云浮而见天日,冰消而见清水
一般。若蒙吾皇恩赐,许做藩属,则臣
愿为吾皇之第五子而效力!”
成吉思汗当即嘉纳其言,亲切地答应了巴尔术的要求。于是,巴尔术于公元12if
年春亲自前往蒙古谒见成吉思汗。作为愿作附庸的证明,他带去了丰厚的贡礼:黄
金、白银、珠宝、绸缎、锦缎,总之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所常见的各种珍宝(他属下
的畏兀儿人4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经营这些财宝)。
成吉思汗当时简直被这种殷情陶醉了。能得到畏兀儿的归顺,他是喜出望外的。因为,正如前文所说,成吉思汗虽然目不识丁,(除检体汉字以外)但畏兀儿文化在像他这样的游牧人心中是具有很高声望的。他特别盛情款待了远道前来谒见他的客人,并当面把自己的女儿阿勒阿勒坛公主许配给了巴尔术。
他二人分手时,彼此都对对方的态度感到非常满意。作为丝绸之路的主人,至
少是作为丝绸之路北线主人的畏兀儿亦都护确信自己已得到了刚刚在北部草原上建
立起来的庞大帝国的好感。
至于成吉思汗,畏兀儿人的臣从则使他控制了作为欧亚洲际关系轴线的丝绸之路。大家不要以为,成吉思汗太粗鲁,因而不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漠烽烟 最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花刺字模(2/4),网址:https://www.1234u.net//240/24054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