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辽地出牛人(2/3)
作品:《大漠烽烟》消灭张鲸兄弟之后,军队向东推进,攻下苏(今辽宁金县)、复(今辽宁盖县西南)、海(今辽宁海城)三州,一直挺进到鸭绿江下游,取婆速府路大夫营。辽东诸城望风而降。蒲鲜万奴率领十余万女真军逃入海岛。
辽东、辽西全部平定。成吉思汗兴奋不已,兴奋之余突发狂妄,即遣阿剌浅前往告诉金主,要宣宗完颜询拿河北、山东未下诸城来献,并要去其帝号,改称“河南王”。宣宗完颜询对此不理不睬。
辽东出牛人,这一次的蒙金战争中,可出了个小强似的牛人!
蒲鲜万奴,祖籍辽人,女真族。历来对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种认为他是个野心家,在搞叛乱,使金朝内讧分裂,削弱了抵抗蒙古的力量,应该批判;另一种认为他堪称是我国东北历史上少有的杰出人物,称赞他是“辽东怪杰”,甚至赞誉他足以“媲美阿骨打”。
那么,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颇具争议的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起初,本故事的主人公蒲鲜万奴只是一名从五品的小官——尚厩局使。您别看这位仁兄官当得不大,可是地位真还不低,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负责驯养御马,是皇帝身边的人。众所周知,对于古代人尤其是游牧民族起家的金国人来说,马有多么重要。大体上来说,万奴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国家领导人御用车队的副队长,自然是前途一片光明啊!
在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宋韩侂胄以恢复中原为名,兵分三路大举伐金。*
南宋大将皇甫斌率领数万名中路军由确山(今河南确山)、褒信(今河南包信店)分路进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听到另一战场的郭倬、李爽兵败的消息后,不敢再孤军深入。当时正好赶上溱河(南汝河最大的支流,今名臻头河)涨水,于是退军到溱水,扼桥固守。
金廷任命完颜赛不(这人名字中的“不”字着实烦人,为何当初不译成“布”字?)为都统、万奴为右翼副都统率军奔赴溱水阻击皇甫斌率领的中路军。
完颜赛不派蒲鲜万奴与完颜达吉不分别率左右两路大军乘月黑风高之际摸黑渡河,等到两军全部渡河之后,完颜赛
不亲自率领精兵直趋桥头。宋军正熟睡之际,没想到敌人忽然铁马冰河入梦来已从侧后方奇袭而来,被屠了个稀里糊涂,也许很多宋兵到死都没来得及反应过己是在现实中被杀了还是在恍惚中作了一场永远动不醒的噩梦。
那些侥幸从敌人马刀下逃脱的宋兵在夜色的掩护下逃往真阳路(今河南正阳)。等大伙儿睡眼惺忪地退到陈泽(今河南固始县陈集)时,正准备趁天还没亮透抓紧时间找个草垛睡个回笼觉重温被惊断的旧梦时,忽然喊杀声四起,早已埋伏在这儿的金军提着大刀冲出来,把闻风丧胆的宋军杀得一片狼藉。
溱水一战金军出奇制胜,斩首2万级,缴获战马杂畜千余匹。在击溃宋中路军后,金军乘胜连下淮南诸州县,长驱直入至长江北岸。宋东路军畏敌后退,西路军干脆向金朝奉表投降,宋廷震恐。
于是金宋再签和议(即嘉定和议*)。蒲鲜万奴因军功晋爵一级。
转眼间到了卫绍王末年,金北疆千户耶律留哥起兵自立,起义军攻城略地,屡败前来镇压的各路金军,队伍迅速壮大至十余万人,营帐百里,威震辽东,成为金廷的心腹大患。
卫绍王命令完颜弼为元帅左监军控御辽东,重点对付留哥叛乱,但是完颜弼不愿意出守,强烈要求回军京师。卫绍王,震怒,把这个不听话的家伙贬为云内防御使,改命完颜承裕率60万大军浩浩荡荡赶赴东北剿灭耶律留哥,当时蒲鲜万奴也奉命随军出征。
大名鼎鼎的完颜承裕大人正是那位曾在野狐岭大战时率领着15万本应负责支援策应的金军在一旁默默地观望着自己的战友被砍杀屠宰的那位金国“英雄”。最后他觉得时机成熟了,英姿飒爽地一挥大手,气壮山河地喊了声“兄弟们跟我撤!”亲率15万大军火速撤退。
逃到会河川之时,蒙古军追上来,将15万金兵狂屠全歼,最后完颜承裕元帅金蝉脱壳只身一人逃入宣德。这哥们儿逃回去之后,赢得了宽宏大量的卫绍王的谅解,只是受到“除名”处分而已。由于战事频仍急需武将,第二年就重新起用了他。此后,完颜承裕带兵打仗依旧是屡战屡败,卫绍王也依旧是一如既往地擢拔重用他。
这回又拜这位爱将为元帅右监军兼咸平路兵马都总管率60万大军(号称100万)来剿杀耶律留哥。出兵前,完颜承裕登高望远志得意满,自己率领60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去讨伐10来万小米加锄头的农民兵,哈哈!(无语中……仅剩下脸上轻蔑的笑)可是谁也没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漠烽烟 最新章节第三十二章 辽地出牛人(2/3),网址:https://www.1234u.net//240/24054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