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巧遇(2/3)
作品:《大漠烽烟》让他们一家团聚,也算是郭进降生这个时代后的第一件功德事。只是全真七子那里他还有个难关要过,想到这就头疼不已。
轻甩一下头,郭进就将纷乱的想法赶出了脑海。他腼腆的一笑回应到:“小子郭进,只是看不惯他们仗势欺人,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
“郭靖?郭靖?”杨铁心听他的自道名姓,就是心中一动,似是联想到了一些事情,杨铁心的双眉紧皱,口里低声的反复咬嚼着这两个字。蓦地杨铁心的呼吸一紧,努力的抑制住激动的语气问到:“公子气度不凡,又深具侠义心肠,不知是哪家名门之后,在下可否冒昧相问令尊名号?”
郭进自然是知道杨铁心这是拐着弯在打探自己的身世,不过他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于是他为了配合情境,神情就是一暗,沉声说到:“家父郭啸天,在我未出世时就受奸人所害,这几年来我和家母李氏两人相依为命。”
“哎!”杨铁心恨声叹了口气,执住了郭进的双手一紧,眼眶微红地盯着他探问到:“令堂可是姓李名萍?公子可听得‘杨铁心’这人?”
“李萍正是家母名讳,听家母说过,杨叔叔是家父的结拜兄弟,只可惜当初与家父一同受奸人迫害,不知是否尚在人间。”郭进语带伤感地回答到。(恶!)
“天哪,天哪!”杨铁心忽然就大叫了起来,一把就抓住了郭进的两只手不住的颤抖着,眼中的热泪再也纳不住,擞擞地往下掉:“太好了,太好了!郭大哥在天有灵,总算是让铁心找到了嫂子、贤侄母子两人了。”说到这里,杨铁心的喉头就哽住了,再也说不下去了。
尽管郭进的心里早就有所准备,但看了杨铁心如此真情流露的表现,他也是心中感动,眼中也不禁湿润了起来。只是为了不让杨铁心看出破绽来,不得不违心地继续演下去。这样的人在后世差不多已经绝种了,也只有在这道德大盛的年代才能不绝于耳。
“你?你是杨铁心叔父吗?”郭进一脸迷惑地看着杨铁心。等了好半天心情稍微
平复后,杨铁心这才回过神来,听到了郭进的疑问,这才知道了自己一时的情绪失控,作出的举动太过唐突了。
当下杨铁心就简单的说了,如何的与郭啸天在山东相识,后来因为心性相合就结为了兄弟,因为受不住金国管辖下的苛政,两人就相约举家迁到了临安府牛家村。至于后来的一系列变故,因此处人多眼杂,不是详说的地方,杨铁心就匆忙收拾了摊子,直拉着郭进到城外,他们寄居的小屋去详谈,这么多几年来的因缘事故。
长江联两位随从知道此行的巧遇,涉及到了郭进的私人家事,外人不便于渗合,就很识相地告了声罪,先行返回了客栈相侯。郭进连忙向两位同伴致歉,也明白不便客意挽留。往城外赶路时,杨铁心大半的心意都投注到了郭进的身上,一直牢牢的握住他的手,似乎是拿住了一件奇珍异宝一样,唯恐一放手就会失去了。
杨铁心临时的寄居小屋在外城西南区的贫民窟,居民大半都是各地逃荒到这里的流民,以苦力、卖艺、小手工或是行乞为生。他们为讨了个营生,混口饭吃,每日都是早出晚归的,现在早就过了未时(下午三点),但这里却还是异常的安静,除了鸟叫、知了,以及瘦得皮包骨头的瘌皮狗呜咽的叫饿声,便如同死地一般。
这里所有的建筑都不像内城里的高屋亮瓦,都是矮小昏暗的茅屋,每座一般都只有三坪左右,客厅、卧室同在一间,所谓的厨房只不过是在屋外墙角边搭了一个土台。杨铁心父女两人能租得一间茅屋落脚,相比于其他只能露宿檐下,或十几个人如鱼罐头般挤住一间的情况,要好上许多了。
贫民区里的空气飘散着一种混和了各种怪气的浓稠臭味,害得郭进不得不运起了闭气诀,才能待下去。这里的茅屋都是没有上锁,也没有锁的必要,大家都是穷人,算来算去也就是那几样物事,而且在这里生活的人,长久以来也达成了一种共识,偷或抢穷人那是在剥夺别人最后生存的依靠,会被贫民区的人给合力制栽的,但如果你有本事去偷或抢富人的东西,那就是劫富济贫了,就没有人会来管你。这或许也是一种生活中的无奈所致,正所谓人穷志短,再加上现实中的窘迫,直逼得人们的心神即坚强有脆弱不堪。因此大家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就更加的强烈起来。
杨铁心抬取下来门板,随后又在门后左边的内墙将门板竖放好。郭进就被杨铁心拉了进去,房间很小,只摆了一张小方桌,两张小方椅,其中的一张还只有三只椅脚,靠里的是一张三尺宽的木床,上面整齐的叠放着两件已发黄的单薄粗布被单,几处破补,却让人手巧地绣成了荷花状,依着被面所现的痕迹,内里填充的是干草一类的杂物。杨铁心将完好的椅子递给他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漠烽烟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巧遇(2/3),网址:https://www.1234u.net//240/24054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