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宛城之行 二(1/2)
作品:《东汉我为刘秀》刘秀四人马不停蹄,直奔宛城,待到都城,已是第二天了。
刘秀跪于殿下,连连叩首:“微臣叩见陛下。”
刘玄说:“武信侯请起。”
刘秀说:“谢陛下。”
刘玄说:“伯升之事,朕甚为伤感,可国法无情,朕不能徇私。卿家能明辨事理,堪为群臣表率,虽大司徒已经伏法,但朕依旧不忘其功绩。特准卿家收敛大司徒骸骨,也算君臣一场。”
刘秀感激涕零说:“陛下皇恩浩荡,臣惶恐。”
自起兵以来,二姐刘元、二哥刘仲战死在小长安聚,曾经热闹喧哗的家,竟已变得如此冷清,就只剩下眼前的大嫂刘秦氏、小妹刘伯姬以及两个侄儿四个人。他不能再失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了。他是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人,他必须代替刘縯,撑起这个家,壮大这个家。
刘秦氏望见刘秀,一下怔住,她像着了邪一般,直直向刘秀走来,眼睛一直看着刘秀,仿佛担心她一旦转移视线,刘秀就会突然在她面前消失不见。秦氏走到刘秀面前,忽然跪倒,放声大哭。紧接着,刘縯的两个幼子刘章、刘兴也从屋里跑出,一左一右抱住刘秀的腿,陪着母亲哭。小妹刘伯姬也赶了出来,在刘秀面前跪倒而哭。刘秀立在原地,心如刀绞,面上却无一滴泪。
刘秀扶起刘秦氏,道:“嫂嫂可信我?”秦氏道:“伯升信你,我也信你。”刘秀道:“那好,嫂嫂放心,一切我自会安排。”
汉时注重丧葬祭祀,既是对逝者幽冥中得享安乐的一种寄托,也是生者再也不得陪伴长辈的自我慰藉。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也崇尚厚葬,尽自己所能,为逝者多尽一份心意。刘氏本是舂陵大户人家,自然不会怠慢,若在平日,定会风光大办数日,延请乡人父老吊唁,大排筵席以飨亲友,另寻精于易相阴阳之术的长者,择定佳穴,以五寸楠木为棺装殓逝者,还需附上奢华陪饰之物以供九泉用度。刘縯官居大司徒,位列三公,若按汉制,当以太牢大礼相祀,除棺木外,还当以精椁相盛,另配长剑、骏马,以示武者身份,再装玉饰,以显儒雅气息。
可刘秀没有这样高设灵堂,仅以三寸杂木薄棺收敛伯升,随意几样果蔬祭祀亡灵。
这日,刘赐、朱佑前来拜访。
焚过一缕清香,拜祭过伯升英灵,两人对刘秀深深一拜。
刘赐说:“文叔,我等未能尽心辅佐好伯升,以致今日之事,心中羞愧不已。”
朱佑说:“主公,仲先今日前来,专为赎罪,任主公打骂,我无怨无悔。”
看着两人泛红的眼眶,刘秀连连回拜:“子琴、仲先,言重了。切勿自责。”
刘赐、朱佑听罢哀嚎数声。为了不给刘秀招来麻烦。两人搽干眼泪转身离去。
本打算低调安葬伯升的,却有很多伯升旧部前来吊唁。
唯恐又遭忌恨,引来祸端,才祭祀三日,刘秀便仓促起灵,将伯升葬于山川之间。仅以黄土为冢,立木为记,连碑石都无一块,更无大儒祭文以慰亡灵,乍一看去,与寻常百姓人家何异?
当一抔黄土彻底隔开了兄弟二人,隔开了阴阳两界,刘秀在心里再次痛哭。长兄,请你原谅我这样的弟弟,没有把你送回舂陵,没有让你体面地走,甚至没有为你戴孝服丧,可你一定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只是这次,请你一定耐心等待,那些害你的人,还有光复大业,我永远不会忘记。刘秀冷笑一阵,掏心般的痛苦席卷而来,随即便是汹涌澎湃的恨意连绵不绝。刘玄!朱鮪!李轶!你们休要张狂,但有我刘文叔在世一日,便要让尔等贼子不得安生!
又有谁人能够得知首起兵事将王莽朝廷推入深渊的一世英豪刘伯升长眠于此呢?却不是正应了伯升昔日之言,“首兵倡号者,诸如陈胜、项羽,鲜有终成大业者”,当日欲以此言遏止立刘玄之意,谁料竟终是伯升自己应承了此言?刘秀心中悲凉,面上仍是一副自该如此的表情,草草焚过纸钱祭品,便匆匆离去,回入宛城。
还未入府,便有皇宫宦臣传来旨意:“着令偏将军刘秀即刻入宫面圣。”
刘秀心中一颤,突然传召究竟何意?见朝中重臣皆已到场,刘赐、朱佑等旧识亦立于堂上,这才心中稍安。
刘玄言道:“自起兵至今已过半年有余,得众卿协力,终得复兴汉室。然莽贼未灭,朕欲伐之。定国公王匡听令。”
王匡说:“臣在。”
刘玄说:“朕令你率军攻打洛阳。”
王匡说:“诺,陛下。”
刘玄说:“申屠建、李松上前听封。”
申屠建、李松两人说:“臣在。”
刘玄说:“朕封申屠建为西屏大将军、李松为丞相司直率军西取武关,然后直捣长安。”
申屠建、李松两人说:“诺,陛下。”
刘玄说:“希望三位爱卿早日捷报传来。”
王匡,申屠建、李松三人说:“定不会负陛下重托。”
刘玄满意点点头。然后对刘秀说:“武信侯,去河北之后。不要让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汉我为刘秀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四章 宛城之行 二(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32/23219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