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文艺复兴时期(5)
作品:《北大历史课(全本)》布鲁诺在长达八年之久的监狱生活中,受尽酷刑,历尽了人世间非人的折磨和凌辱,但他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坚贞不屈,始终恪守自己的诺,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和信念。***1600年2月6日,宗教裁判所判处布鲁诺火刑,五十二岁的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他死后,教会甚至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一起抛撒在台伯河中。1889年的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罗马鲜花广场上,人们树立起他的铜像,以作为对这位为真理而斗争,宁死不屈的伟大科学家的永久纪念。伽利略与天望远镜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西部海岸的比萨城,他原籍佛罗伦萨,出身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伽利略的父亲是一位不得志的音乐家,精通希腊和拉丁,对数学也颇有造诣。因此,伽利略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伽利略十二岁时,进入佛罗伦萨附近的瓦洛姆布洛萨修道院,接受古典教育。十七岁时,他进入比萨大学学医,同时潜心钻研物理学和数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伽利略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便离开了比萨大学。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仍坚持科学研究,攻读了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许多著作,做了许多实验,并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论,从而受到了当时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592年,伽利略来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开始了他科学活动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他研究了大量的物理学问题,如斜面运动、力的合成、抛射体运动等。他还对液体与热学作了研究,明了温度计。1609年,伽利略制成了天望远镜,并用这台望远镜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他现月球的表面凹凸不平,有高山深谷;木星有四颗卫星围绕它旋转,金星和月亮一样有盈有亏;土星有光环;太阳有黑子,能自转;银河是由于千千万万颗暗淡的星星所组成。这些现为哥白尼、布鲁诺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教会的信条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伽利略的科学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中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伽利略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和领袖。青年时代的路德系统地学习了天主教神学,研读了《圣经》。1511年,路德受修道院的差遣朝拜罗马教廷,目睹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朽糜烂,使他对教会的说教越来越感到怀疑,萌了改革德意志宗教的思想。1512年,马丁?路德获神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维登堡修道院的副院长和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他利用大学的图书馆潜心研读《圣经》,从《圣经》中悟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道理,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立志要通过改革,实现民族复兴。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维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这成了宗教改革的导火线。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后,就失落了上帝的**爱,只有悔罪做善功以赎罪,才能获得“免罪罚”。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劳无限,加上圣母和其他圣徒们的多余功劳,形成了教会的“功劳宝库”。个人能力有限,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补罪,教会可以从功劳宝库中取而赠之。教皇和主教就以此对教徒施行“大赦”。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当时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惊人的勇气在维登堡教堂门上贴出了《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九十五条论纲”,就赎罪券问题提出异议,要求进行争辩。他在论纲里说:教皇无权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确证上帝对罪愆的赦免;当钱落入钱箱叮当一响,贪婪和爱财的欲念就会增加;基督教徒凡诚心忏悔者,不用免罪符也可以赦罪免罚。他还指出,符券贩卖者们关于免罪之道所作的胡乱宣传,会影响人们对教皇的尊敬,比如说,人们会问,既然教皇比当代最富有的人还富有,为什么他不拿自己的钱财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而要用贫苦的信徒们的钱财呢?路德提出论纲的时候,并没有公开反对教皇,也没有想到要动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但实际上论纲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所以,论纲犹如“放出闪电”传遍德意志,在德意志引起广泛讨论,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接着在西欧引起强烈的反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本章已完成!
北大历史课(全本) 最新章节33.文艺复兴时期(5),网址:https://www.1234u.net//223/2238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