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射雕回首山河暮*****

作品:《北大历史课(全本)

孝庄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出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旋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九鼎的人物。她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帝,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对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尊称她为“清代国母”。康熙智擒鳌拜康熙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康熙皇帝,为辅政大臣。鳌拜早年就曾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他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飞扬跋扈。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起了争执。康熙内心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寻找机会。从那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并不在意。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地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将鳌拜团团围住。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双拳难敌四手,被这些少年打翻在地。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宣布鳌拜三十条罪状。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康熙帝念及鳌拜的功劳从宽落,改为将其终身监禁。三藩之乱清军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自身兵力有限,所以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于是,在明朝降将中,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三人取得的功劳最多,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清军统一全国之后,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地区,而南方就暂让给他们去镇守。吴三桂驻守云南,尚可喜驻守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守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三藩拥兵自重,把持地方财政,欺压百姓,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单独的王国。康熙亲政后,敏锐地察觉到三藩已经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把它列为自己必须要解决的三件大事(三藩、漕运、河务)之一。虽然,康熙帝认识到三藩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当时财力和兵力有限,并不敢贸然行动。康熙十二年(1673年)3月,尚可喜主动请撤藩归老辽东。康熙立即抓住机会,答应了尚可喜的请求,并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康熙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两位藩王的警戒,于是他们也相继请撤藩归辽东以为试探。康熙以“撤亦反,不撤亦反”,果断下令撤藩。11月,吴三桂动叛乱,耿精忠、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清政府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三藩占据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以及湖北、浙江、陕西、甘肃等部分地区。1675年,吴三桂与清军的对抗到了顶峰。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敢再向北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反叛力量而孤立吴三桂。1678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投降。同一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开科取士。不久吴三桂病死,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在贵阳即位,改年号洪化。1680年,吴世璠逃到云南。次年,清军攻入云贵省城,吴世藩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不久之后,朝廷在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本章已完成! 北大历史课(全本) 最新章节53.射雕回首山河暮*****,网址:https://www.1234u.net//223/2238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