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射雕回首山河暮(5)
作品:《北大历史课(全本)》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论被称为清议。他们主张开放路、实行改良时政等意见,得到广泛支持。他们怀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意在有所作为,就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与他们唱反调的那一派称他们为“东林党”。明神宗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激化。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往往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反对“矿使”“税监”,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敢于冒犯“龙颜”。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代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齐、楚、浙诸党争相依附,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捕,与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人同被杀害。魏忠贤又借红丸案、梃击案、移宫案三案为题,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人。东林著名人士魏大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斯等先后被迫害致死。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而死,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努尔哈赤建后金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当明王朝的统治越来越**的时候,建州女真部的势力渐渐强大起来。努尔哈赤出身为建州女真贵族,从小学习骑马射箭。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父亲留下的十三副兵甲,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经过三十年的东征西讨,努尔哈赤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努尔哈赤将所辖的军民编成八旗,起初只设置了四旗,分别以黄、红、蓝、白四个颜色的旗帜作为标志,后来又增设四旗,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即以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的旗帜为标志,合称八旗。八旗子弟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努尔哈赤花了三十年时间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落。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但是他不满足偏于一隅之地,逐鹿中原成为他的理想。1618年,努尔哈赤布“七大恨”的讨明檄,誓师伐明,举国震惊。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多座城。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1625年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他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即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达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即位的八皇子皇太极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洲,次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李闯王进京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排除异己、镇压人民,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数百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并没有对上级报告。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1630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十八寨起义,自称“八大王”。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今湖北襄樊)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与张献忠会合。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队伍展到数万,并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受到百姓的拥护。当时还传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民歌。1641年1月,李自成领军攻克洛阳。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5月张献忠攻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
本章已完成!
北大历史课(全本) 最新章节51.射雕回首山河暮(5),网址:https://www.1234u.net//223/2238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