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节 五石散(1/2)
作品:《晋末修仙传》院墙用几根杨树枝疏紧错落捆搭而成,木枝上缠绕着绿色的葫芦蔓儿,白色的葫芦花儿在映衬着于翠绿叶蔓中,淡雅而艳亮。
灰衣老者梳着独角髻,髻上别根漆黑骨簪,黑须飘然。唇边的笛儿黑黝黝的,非竹非玉,倒似是一支铁笛儿。笛声清脆悦耳,在暮色中悠扬飘荡。
一曲奏罢,灰衣老是抬头看了看院外倾听高恩华与司马雪,扬声问道:
“小友从何而来?”
司马雪抢先脆声应道:
“小道乘兴而来。”
灰衣老者呵呵一笑,说道:
“小道士好生俊雅,如不嫌弃院中破陋,进来坐吧。”
高恩华正欲推辞,忽闻远处的街道上传来一片嘈杂之声。一伙人担着一付竹架,架着一个青年的男子,自远处匆匆奔来。
“四妾公,少公子发病了,快喘不上气了。”
一伙人行到近处,高恩华侧目一看。只见青年男子长发凌乱,宽袍大袖,脚穿木屐。脸上极为枯瘦,口角流出口涎。
麻衣老者急声道:
“孽子又服五石散了,这可如何是好?”
一名皂衣男子说道:
“四妾公,先救人要紧,少公子憋得喘不上气了。”
灰衣老者四妾公,搓手道:
“附近无治病的大夫,如何是好?”
见青年男子性命危急,高恩华抢步上去,伸手扶住青年男子仔细查看。只见青年男子满面脂粉,肤如枯木,面色酱红,胸腹急速的抽搐痉挛,马上就要断气一般,正是服食“五石散”行散不力症状。
高恩华手拢虚掌,指掌间太玄诀青芒缭绕。“啪”的一声,拍在青年男子的颈部。青年男子应掌“噗”的一声,吐出一口腥臭浓痰,稍顷后、呼吸渐渐正常起来。
四妾公微微一征,欣喜道:
“多谢仙道施救,里面请。”
高恩华顾不得客套,先为青年男子切了脉,又解开男子的上衣,仔细查看了其背部肌肤。
四妾公询问道:
“孽子病况如何?”
高恩华摇头道:
“令郎服食五石散过度,此刻五内欲焚,魂不守舍,血不华实,如不控制,恐将危极性命。”
晋人士族与庶族子弟,不论门弟高低,很多人喜服食“五石散”。
“五石散”,乃中药散剂。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加辅料制成。原是给伤寒病人治病用,士族子弟确用之提神与壮阳。
服食后,必须“行散”。不能静卧,要走路。穿薄衣,吃冷食、吃大量的冷食。以凉水浇体。因此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所有皆喜寒,但唯要饮热酒,且酒质要醇好。绝对不能饮劣酒。
此散价格不菲,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能服起散,乃是一种权贵的身份象征,故虽有性命之忧,但总有浮夸男子趋之若鹜。
高恩华在建康时,便时常见到因服食“五石散”后,行散不力而倒毙的士族子弟,也见过服食“五石散”后,药力发作,挥剑满街狂砍之辈。
......
四妾公面有忧色,询问道:
“仙道,孽子可还有救?”
高恩华摸出几粒丹药,说道:
“此丹只能保令郎一时平安,如不戒服五石散,终有一日,神仙难救。”
四妾公面有喜色,接过丹药。邀请道:
“仙道好似喜闻音律,如不嫌弃老朽陋室寒屋。愿备下薄酒,与仙道长彻夜长谈。”
司马雪一直在旁边转来转去,听两人说话,此时插话问道:
“老先生号称四妾公,为何只见公,不见四妾呢?”
四妾公指着院中的柳、桃、竹、杏四树,笑道:
“小道长有所不知,老朽的四妾乃柳、桃、竹、杏等。”
司马雪顿感新奇,扯了扯高恩华的袍袖道:
“道长大叔,此地离太湖颇近,明日正好修练水遁术,今晚就在此听笛度夜好不好?”
四妾公诚恳的说道:
“今天若非仙道长循笛声而来,犬子可能不保。老朽家中恰有刚捕来的太湖白鱼,留下来尝尝鲜吧。”
高恩华见盛情难却,只得点头允了。
晚饭过程中,虽无酒肉,但宾主交谈甚欢。四妾公告诉高恩华。姓孔,世居吴县的庶族人家,天师道吴郡分坛负责管理吴县的“祭酒”。
高恩华心中愕然,这般巧,四妾公竟然也是天师道中人,如此可见天师道在晋境的势力称得上如日中天。当下询问道:
“贫道南行,一路之上所遇天师道众颇多。但穿着有别,行为相异。一教中人,何以有别呢?”
四妾公在灯下出了会神,长叹一声道:
“同为道门中人,说与道长知道也无妨。”
窗外阵阵蝉鸣声中,摆曳灯下之下。四妾公给高恩华师徒、讲述了数百年来江湖中一段往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末修仙传 最新章节三十九节 五石散(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19/2191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