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作品:《把陛下送入火葬场后

欢那种彼此身心皆属于对方的融为一体的沉沦。

红烛潋滟,帐钩挽起的罗帐缓缓落了下去。殿外灯皎月明,槛下初开百花像是不堪承受夜露之重,含露而滴。

次日,嬴昭正式下诏降王侯品爵,除□□子孙以外所有爵位皆降一等,王降为侯,侯降为公,击败柔然之事已让他积累了莫高的威望,而清算萧氏则让阖朝皆明了他的雷霆手段,自不敢造次,举朝莫敢反对。

往日最受圣宠的国丈爷亦被降爵为长乐公,而先时被破格封公的皇后兄长、定州刺史萧岑则被废去爵位,正当众人纷纷猜测皇后是否失宠、感叹圣心难测之时,过了几日,二月花朝节,皇帝却下令重修念阮生母阮氏的陵寝,正式称“长乐公夫人”,并召了兰陵公主入宫陪伴皇后,又给寿丘里的汲郡公府送去了一份大礼——数百虎贲。

除此之外,还命崔家来人接走了崔氏,令崔氏与萧朗和离。

崔氏本就是博陵崔氏女,也非萧朗原配,而是太后为使自家显贵迫使萧朗休掉替他生了世子萧岸、长女萧令姮的发妻后令其续娶的继室。而博陵崔氏则是汉地高门,自前汉时便绵延至今的,家中出过两位尚书令、三任中书监,能臣贤臣无数,在北靖素有威望。嬴昭终究是因为二弟京兆王逼死萧令嫦的事对崔氏有愧,便索性卖了博陵崔氏一个人情。

如此区别对待,再没眼力见的也瞧得出皇帝虽降了老岳父的爵,但实则并未疏远岳家。有些嘴碎的,便悄悄议论皇后无所出却能获此盛宠莫非是妲己褒姒转世云云。

外头的议论念阮是不知道的,却从母亲口中得知了另一件令她十分诧异的事——这日兰陵公主奉命入宫,母女多日未见,自是亲亲热热地说了好一阵话。兰陵公主见时机成熟,遂命念阮遣走宫人,把那日在令姒房中寻得的一纸临帖交给了她。

“这个三娘子,母亲也是看不通的。她为何会在这个时候临你的字。”

三面临水的灵芝钓台上,兰陵公主叹着气说道。台下冰雪已融,二月里杨柳打头,水声哗哗夹杂着燕语莺声,倒将二人的对话与外界隔绝开来。

念阮手捧着那封被烧得只剩几字的残纸,春服新制,厚薄适中,却有一股寒气从她身下所坐的团花锦垫上渗透衣袍、浸透肌理,凉彻骨髓。

她并不知晓令姒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开始临摹起她的字,却是想起了另一事来。

任城王曾告诉她,上一世,陛下临终前曾给她去了信,信中具体内容他并不知道,但她寄回的却是首诀别诗以示决绝之意。而她,自始至终也不曾见过他的信,更遑论回他一封如此绝情的信。

她一直以为是素晚截下了那封信,又以她口吻回了那封绝情信。如今,才知了幕后之人是谁。

现在想来,令姒和自己书信往来,自己回的那一封封信,便成了她日后捅向陛下的一把把利刃。从前她总认为令姒和她书信往来是为了宽慰她,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念阮伤怀的喃喃出声:“大伪似真,大奸似忠,原是我看错了人。”

她自幼便没什么朋友,两个堂姊是最亲近之人,却遭受这样的背叛。兰陵看得满腹心疼,宽慰她道:“如今既知了,便要提防起来。可不是伤怀的时候。”

念阮缓缓撕碎了那纸残书,手掌一摊,微凉春风拂过,纸屑如落梅纷纷扬扬吹拂在水面。适逢采芽这时上来禀报:“殿下,寿丘里递来的东西,说是萧三娘子献给您的药方。”

兰陵公主一闻得药方二字便紧张不已,念阮雪颜平静,接过展纸一看,那纸上写的方子赫然是她前世给自己的那个,只少了附在末尾的红花、桃仁、芒硝之物。想来,如今的她也不会那样蠢笨,堂而皇之地就把那害人之物添在她的方子里。只可惜前世的自己太过信任她,太过信任同族之情,竟是不曾拿这方子去问一问太医丞……

“念念,这方子可是有什么问题?”

念阮摇摇头,把方子递给她:“不,这方子没什么问题。她还不至于蠢笨到在陛下和太医面前耍这个心眼。”

“母亲,请您转告衡哥哥,请他找一名御史弹劾我与陛下合宫而居不服礼制。我想搬回显阳宫去,然后,请君入瓮。”

兰陵虽不知她究竟要做什么,但见得女儿一脸的严肃坚毅,郑重应下:“母亲知道了。”

兰陵公主回去后便将女儿的嘱托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儿子,苏衡虽疑惑妹妹为何会这样做,倒也照做了。三日后的朝会,指使御史弹劾皇帝偏宠皇后不分宫而居有违祖制。

嬴昭自是极为生气地驳斥了那名侍御史,宫中的念阮却主动上表请罪,做主搬回了皇后理应居住的显阳宫。

尔后,中宫传出旨意,萧氏三女献药方有功,命入中宫,侍奉左右。

作者有话要说:  昭昭:???为什么你收拾个萧令姒还要闹分居

ps:改革这个词自古有之,为妨有人说出戏我先来。

感谢在2020-10-14 23:51:37~2020-10-1
本章已完成! 把陛下送入火葬场后 最新章节第164章,网址:https://www.1234u.net//197/19727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