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面谈(1/2)
作品:《大明新命记》杨振清楚,现在的大明朝廷,确实是财穷力乏到了极处。>
朝廷征收的辽饷,不仅没有喂饱辽东的将门,没有压制住东虏的崛起,反倒逼反了天下,让整个朝廷的财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过去一颗女真鞑子真首级的赏额至少在二十两白银以上,到了现在,别说二十两了,就是二两一颗,崇祯皇帝也拿不起。>
也亏得辽东军大部分畏敌如虎,不敢与鞑子野战,一年到头也弄不来几颗真鞑子首级。>
否则的话,光是这一项,崇祯皇帝恐怕就要提前破产了。>
当然了,崇祯皇帝再穷,也不差五百两银子。>
所以,杨振的话说出口之后,就见王德化哈哈一笑,尔后对着杨振说道:“你的报效之心,咱家一定给你转达天听!但是圣天子金口玉言,口出成宪,赏你先遣营内帑银五百两,咱家自不能再带着回去!”>
说到这里,王德化突然双手一拍,发出啪的一声,众人目光都被他吸引,全都抬头看他。>
这个时候,王德化说道:“好了!众文武!锦州、松山、杏山、塔山,皆是关外兵家要地,须臾离不开诸位驻守!今天,咱家已经把圣天子的最新旨意,全都传达完毕了!诸位可以散了!”>
王德化说完话,大堂里的文官武将,再拜而起,纷纷拱手退出。>
杨振正要有样学样地带着皇帝给自己的圣旨准备离开,却听见王德化的公鸭嗓再一次响起:>
“杨总兵,权且留步!咱家给你带来了钦命征东先遣营的兵部官凭告身,一会儿一起领了再走不迟!”>
杨振听了这话,遂站立在原地不动,静候其他人离场。>
接下来,也就是一转眼的功夫,原本人头济济的大堂上,就只剩下了几个人——除了大太监王德化及其从人太监以外,就剩下了辽东巡抚方一藻和辽东镇总兵官祖大寿。>
方一藻和祖大寿两个,就站在王德化的两边,也不说话,也不离开,就在那里看着杨振。>
方一藻面带微笑,不住地冲着杨振点头示意。>
祖大寿则是面色凝重,不苟言笑,也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思考着什么。>
“怎么?!祖将军!你留在这里不走,可是还有什么话,要对咱家分说分说?!”>
王德化看祖大寿没有离开,面色有点不悦,先是转脸对着祖大寿,说了这么一番话。>
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
王德化显然是要跟杨振说一些不方便别人在场旁听的话,这分明是在撵他走。>
不过,祖大寿显然是没有料到王德化会当着方一藻和杨振的面这么说,听了王德化的话以后,脸上当时即现出惊讶的神色。>
这个惊讶的神色,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但却被正在盯着祖大寿观察的杨振,给捕捉到了。>
“难道说,王德化与祖大寿之间还有什么龃龉不成?!”>
这个细微的发现,让杨振的心里顿时一阵的翻江倒海,就像是突然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如果真是如此,自己或许可以从王德化这个大太监这里,得到一些原本得不到的东西。>
杨振正琢磨着,就看见祖大寿只是迟疑了片刻,就躬身对着王德化一抱拳,随即转身离去。>
这个场面更是让杨振看得有点目瞪口呆。>
因为他发现,祖大寿就那么转身离去了,竟然什么话都没有说!>
此时的衙署大堂显得空旷极了,除了王德化和他的随从之外,就只剩下了杨振和方一藻两个人。>
“杨朝进!卢志德!你们俩给咱家到前门后门守着去,不许任何人靠近这里!”>
王德化的公鸭嗓子还是一如既往,但是他说出的话,却令杨振大吃一惊——这个突发情况的出现,是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的。>
“方巡抚!杨总兵!来!你们两位坐下说话!”>
杨振听见王德化这么说,连忙去看方一藻,只见方一藻冲他点了点头,并且率先在香案一侧的一张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杨振想了想,自己好歹也是一方总兵了,当下也就不再客气,上前几步,就在方一藻的下首找了一张椅子坐下,静等王德化说话。>
王德化倒是没让他等多久。>
他刚坐下,就听见王德化哈哈一笑,说话了:“方巡抚跟咱家,那可是老相识了!说起来也只不过才几个月没见面而已,可不要弄得生分了!”>
巡抚方一藻听了这话,连忙笑着拱手说道:“不敢!不敢!”>
王德化见状,点了点头,没再跟方一藻说话,而是转脸对着杨振说道:“去岁卢督师阵亡,汝部突围而出,能为卢督师身后蒙受的冤屈奔走呼告,伸张正义,可见你杨振,也是一个恩怨分明、有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新命记 最新章节第一三六章 面谈(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52/15242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