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逆转(2/3)
作品:《国潮1980》,马上有了精神。>
果不其然,在他举目观察中,渐渐地就发现从小街的远处,溜达过来三个高矮不一的人影。>
虽然因为街里太黑,暂时还看不清楚这三人的面目和衣着打扮。>
但因为能听见她们叽哩哇啦的聊着天,宁卫民已经能确定自己判断无误。>
而此时如果要按照咱们国人的习惯去行事。>
那就是大声吆喝起来,来吸引买主的注意力。>
可宁卫民却知道,很多外国人其实不喜欢叫卖的声音。>
尤其这里又是黑灯瞎火的地方。>
想也知道,真要突兀地叫上这么一嗓子,弄不好能吓人家一个半死。>
所以这时候,他非常明智地反倒开始嘱咐自己人,一会儿千万别瞎咋呼。>
同时,他又效仿“鬼市”上摆摊的法子,让大家把每辆车上早就备好的手电筒打开,高举起来,往车上的货物上照亮。>
结果就凭这么一个小举措,六个光圈加大了车上商品的吸引力,还透露出一股颇为神秘的氛围。>
等仨洋婆子一走过来,还真的就被吸引过来,兴致勃勃开始一辆车一辆车看起了商品。>
唯一让宁卫民有点出乎意料的,这仨人说的不是英语,像是俄语。>
不免有点担心交流上存在问题。>
不过他才刚试着用英语招呼了一下,也就释怀了。>
因为仨人中立刻就有一位,开心地用英语跟他交谈起来。>
也是,毕竟大使馆的嘛,不会英语也没法工作啊。>
就这样,宁卫民花费了十分钟的时间做推销。>
不但搞清楚了这三位的来历,都是保加利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成功的卖出了七件小商品。>
一条连衣裙,两条丝巾,三只草编昆虫,一个红色的布老虎。>
尽管考虑到保加利亚不大富裕,他还给人家打了个折。>
本来应收一百一十三元,最后只实收了一百一十块钱。>
但对罗广亮和他的那几个兄弟们来说,这笔生意已经足够振奋人心的了,心生震撼了。>
因为原本,他们就没有一个人会预料到宁卫民如此顺利获得成功。>
更何况现场的这些人,也是头一次亲眼目睹有人能用流利的英语跟外国人神侃的。>
这种视觉的冲击力,甚至比这笔交易的数目,还更能刷新他们对人生的认知,让他们对宁卫民心生敬仰的!>
什么是本事?>
算无遗漏,为常人所不能为,就是本事!>
什么是好汉?>
能赚外国人钱的人,当然就是好汉!>
那么可想而知,连罗广亮和他的弟兄们都如此感受,就更勿论其他的小贩了。>
就比如说“连长”同志,嘴里的一根抽了一半的烟掉落在地上,都没察觉。>
他是张大了嘴,彻底愣住了。>
他真没想到宁卫民的主意还的确可行!>
而且居然还使出了这么巧妙,使用手电引客的高招来!>
宁卫民做成的这笔生意赚了多少钱他是不知道。>
可眼瞅着他卖给外国人那么多的东西,接过那么一大把花花绿绿的钞票。>
怎么看,这生意也赚大发了。>
要说顶多也就是一样让人想不明白了。>
那外国人给的钱,咱老百姓真的能花吗?>
就在这一刻,所有人都觉着宁卫民够运气,所有人都觉得他这笔钱挣得很容易。>
所有人也都没想到,这才是刚刚开始,更让人激动事儿,仍然还在继续发生着。>
因为这个时候,又有一男一女两个外国人从这条街走了过来。>
这时一个保加利亚姑娘,竟然拿起布老虎转身向他们打招呼。>
这两位也就被吸引过来了,跟拿布老虎的姑娘叽里咕噜聊了两句,竟然也走到宁卫民的三轮车前翻看起货物来。>
这无疑说明他们彼此是认识的,这俩人肯定也是保加利亚大使馆的。>
那么好,但凡摆摊儿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商业道理。>
只要有客人在自己摊子前看货,无论买或不买,那就是好招徕客人的道具。>
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每个人在逛街时或多或少都有羊群心理。>
当看到哪个摊位人多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这个摊位的东西是不是更便宜或者质量更好呢?要不然怎么可能吸引到这么多的顾客?>
产生这样的想法后,往往也会围着上去看看。>
如果看到摊位生意火爆,别人高兴地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逆转(2/3),网址:https://www.1234u.net//150/15069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