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1/4)
作品:《三国之谋伐》兴武四年的这个冬,对于天下人来说,注定充满了波澜壮阔。>
十一月末,凶残的鲜卑骑兵,劫掠了整个代郡。>
代郡多山,也多草原,夹在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山岭起伏,却也有平原无数。>
后世此地就是张家口到大同一带,特别是隶属于张家口市的阳原县、蔚县、广灵县等地,皆是丘陵和大片草场。>
别看后世这些地方相对贫瘠,有沙漠化的趋势,但两千年前的大汉,却是青山绿水,有两条河流环绕。>
冶水与祁夷水,汇聚在一起,最终往东流南下,经过蓟县,也就是后世北京市,从天津入海。>
连绵丘陵高坡之下,草场里乌桓人在放牧牛羊。在高坡之上,千军万马俯瞰地面。>
代郡乌桓大人普富卢冷漠地注视着山下的鲜卑骑兵,他的部众在乌桓各部中实力不算强大,但占据的位置却很重要。>
夹在并州与幽州之间,北方就是广袤的草场,鲜卑人时而南下侵略,双方谈不上势如水火,不过是谁强就依附谁,与匈奴人、鲜卑人一起合作南下劫掠汉人的事情他们也不是没做过。>
但此一时彼一时,公孙瓒在幽州强势崛起,与乌桓最强大的一部难楼部往来密切,普富卢自己也在跟公孙瓒做生意,双方雇佣骑兵,买卖粮食、油盐、酒水等等。>
生意越做越大,乌桓们就越离不开公孙瓒,因此现在幽州北部的乌桓对待汉人的态度,自然又恢复到了从前,更加依赖于汉朝。>
只是依赖归依赖,鲜卑人要路过他们的地盘,对汉人进行烧杀掳掠,乌桓人可不会大发慈悲地出手相助。>
何况就算想出手,普富卢也没有那实力,他全族不过四千多部落,五六万人口,可用之兵才一万,现在冲下山与鲜卑人决斗,是自寻死路的行为。>
好在魁头也理智,知道不能节外生枝,仅仅只是洗劫了代郡汉人城池,对野外草原上的乌桓人,权当做没有看见。>
浩浩荡荡的铁骑飞奔南下,过东安阳,代县,杀入涞水河畔,饮马涿郡!>
“什么?”>
渤海郡,公孙瓒得知鲜卑人来犯的消息,大惊失色。>
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塞北的鲜卑人,居然忽然进攻他的幽州!>
田豫沉声道:“将军,此时应该立即撤兵回去,同时往北联络东部大人,难楼大人,让他们派兵协助,不然幽州危在旦夕。”>
“撤兵?”>
公孙瓒一时犹豫,让他放弃已经到手的小半个冀州,就相当于吃下去的肉,要他再吐出来,谈何容易。>
田豫劝说道:“将军,若是再不下定决心,恐怕连家都难以回去了。”>
“不行,现在走,则什么都没有了。”>
公孙瓒咬咬牙,说道:“派人去找东部鲜卑和难楼乌桓,让他们出兵,多少钱都行。”>
田豫苦口婆心道:“可是他们离得太远,等他们出兵,幽州早已经成为一片战火之地,而且我料袁绍必有动作,将军如果再不快走,恐被袁绍截断退路。”>
“这......”>
公孙瓒一时迟疑,他久居边塞,自然很清楚现在再派人去联系东部鲜卑和乌桓难楼部,早就为时已晚,等他们的兵到了,幽州早就被敌人占领。>
而且田豫说得没错,如果此时此刻袁绍忽然出兵,截断他回幽州的退路,等涿郡被鲜卑人占领,再南下一起打他,恐怕.......>
“将军,做决定吧。”>
“是啊,我等塞外之人,若连家都回不去,如何驰骋天下。”>
“要是再迟疑,袁绍就要出兵打我们了。”>
大堂之内,田楷、单经、关靖、公孙范等将领纷纷出言,他们的家人都在幽州,怎么能不急呢?>
公孙瓒犹豫了很久,咬牙道:“只能如此了,二弟,你留在此地镇守,我领军回去。”>
公孙范拱手道:“唯!”>
当下,公孙瓒命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领军一万驻扎于渤海,自己则率领大军回防。>
现在公孙瓒在幽州的布局是从弟公孙越为涿郡太守,镇守涿郡,部下邹丹为渔阳太守,镇守渔阳,部下王门为河间国相,镇守河间国。>
他的兵力其实已经严重分散,如果不是南面有更大的敌人刘备在,早就被袁绍逐个击破了。>
不过公孙瓒也不是蠢人,他能够逐步蚕食袁绍那么多地盘,其实就是知道袁绍在忌惮刘备,拿自己无可奈何,才步步紧逼,不断地削弱袁绍的力量。>
哪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忽然冒出个中部鲜卑来搞事?>
幽州后方严重空虚,虽然他与鲜卑乌桓关系不错,可每次去,都必须要花钱雇佣,如果没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谋伐 最新章节第七十章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1/4),网址:https://www.1234u.net//149/14986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