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任免(1/2)
作品:《三国之我是刘璋》“张修拜见公子。更多精彩请访问”张修对着刘璋深深行了一礼,“末将来迟,以致公子身处险境,还请公子责罚。”
此时,刘璋正坐在太守府的大堂里,身后侍立着刘,大堂下方坐着一干益州军的要员,除此之外,杨昂杨任以及杨松也在大堂之中。
“张司马何罪之有。”刘璋连忙诚心道,此次平乱虽然凶险,可是大多是自己的主意,刘璋又怎能责怪张修,“张司马快快请起,此次犯险,皆刘璋之过,又怎能让将军主动致歉。”
“谢公子不加责怪。”张修本身也不是虚伪的人,也不推让,向刘璋道谢过后直接返回座位做了下来。
“张司马,不知在出征之前父亲有没有交待汉中太守由何人出任。”刘璋沉默了一阵,目光从大堂中扫了一圈,随后目光再次投向张任,慢慢开口询问道。
汉中太守任免这么大的一件事,刘焉不可能不事先交待下来,之所以刘璋之前没有问张修,是因为当时汉中情况复杂,不便向张修询问,而现在,汉中已定,任免汉中太守便成为了重中之重。
“出征前益州牧大人确实曾经私下召见过我。”张修顿了一顿后,慢慢对刘璋回道。
“父亲了什么?”刘璋连忙接着问道,对于由谁出任汉中太守这一问题刘璋虽是无所谓,但还是比较注重的。
张任转头看了看堂中的众人,随后对刘璋合手躬身,沉声道:“益州牧大人,汉中平定之后,汉中所有人包括卑职都任凭公子任免。”
“呃……”
刘璋心中立时吃了一惊,父亲这么做是什么意思?所有人任我任免?是默许了我汉中太守的职位,亦或是让我去任免汉中太守?刘璋对于刘焉突然有些看不透了,这个在历史上碌碌无为的父亲渐渐从清变得有些模糊起来。
“汉中太守的事明日再议。”刘璋立即转移了这个话题话题,毫不拖泥带水,转而向张修问道,“军中的伤亡情况如何?”
刘璋知道张修在强攻汉中城时伤亡不,可是却不知道具体伤亡了多少人。
“禀告公子,我益州军大战前共计一万八千余人,死者不计,现约一万三千人。”张修十分干练的回答道,很明显,张修在大战后的第一时间统计了伤亡情况。
“竟然死了五千人……”刘璋不由得一阵慨叹,两万大军出征,现在仅仅剩下了一万多人,就连自己的亲卫也仅剩一百人不到。
“公子,还有一事请公子决断。”张修继续向刘璋道:“我军进城后,俘虏了众多米道的私兵,其中大多是城中世家的部曲,不知对这些人如何处置?”
“哦?”刘璋脸上一黑,张鲁会拥有如此之多的私兵果然跟城中信奉五斗米道的世家有关联,如果不是这些世家支持张鲁,张鲁又怎能和益州军香抗衡,“这些部曲有多少人?”
“俘虏大约不到两千人,他们大多是城内负责为张鲁维持秩序的部曲,只有很少一部分有战斗力,所以他们一见大军入城便都降了。”张修解释道。
“杀了。”刘璋看着张修,声音很是平静,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公子,可是……”对于刘璋的话,张修先是一楞,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迅速反应过来,刚要些什么。
正在这时,杨松的脸上变得无比震惊起来,当即起身劝阻道:“公子,此举恐怕不妥,他们可都是降兵,杀之,人心思变啊!”
刘璋知道杨松所的意思,杨松并不是反对杀俘,自黄巾起义起,杀俘便是常事,卢植皇甫嵩杀的黄巾降卒更是以万计数,尸骨赢野,所以杨松反对杀这些人的原因并不是仅仅因为杀俘不祥而已,而是因为汉中新定,这些俘虏代表的是他们身后的世家,而刘璋对他们的态度便是对城中世家的态度,杀了这些人必定会让城中的世家大族们心有怨言。
“有何不可。”刘璋看着杨松冷冷道,“难道他们跟着张鲁叛乱后只是投降就可以了么,公然叛乱,如果投降就能包住性命,那以后我大汉岂不是谁都可以叛乱。”
杨松心里猛然一颤,自己当真是看刘璋了,虽然刘璋表面恭谦,但是表象下面竟是如此杀伐果断,此子当真不可觑啊。
“张司马。”
“不知公子有何吩咐?”张修沉声回道。
“明日将这些人推到城外,全部斩首。”刘璋大声道,语气之中的强硬不容置疑。
修高声回道。
“诸君还有何事需要商议?”刘璋环视大堂之中,目光落在了杨松和杨昂杨任兄弟的身上,他们作为汉中人,在对汉中事物的了解上,整个益州军中无人能及,就连阎圃都有所不及。
杨松一看刘璋的目光投向自己,杨松马上从座位上起身,布走到大堂中央,合手躬身行了一礼,“公子,先前汉中大主要官员共二百六十四人,尽皆苏修心腹,尔后张鲁掌权,将这些官员清洗了一遍,全部安插进五斗米道的心腹,现今汉中复归大汉,这些官员大多战死亦或逃亡,汉中政务已然颓废,今,驿站,太守府,城防司,辞曹,法曹,兵曹,户曹,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我是刘璋 最新章节第45章 任免(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4/145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