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2/3)

作品:《赵孝成王英烈传

苟活。”

“击鼓。”王陵高喊道:“攻城。”

顿时间,鼓声大作。秦军听闻鼓声,发出气动山河之音,冲向赵军城池。

司马琅见秦军搭建浮桥,抬起云梯,蜂拥而至,涌向二鄣城。司马琅见秦军攻来,拔出长剑,高声道:“弓箭手准备。”

赵军将士,弯弓搭箭,等待司马琅的命令。

司马琅见秦军进入射程,长剑向前一指,喊道:“放箭。”

成千上万的箭矢,飞向秦军。赵军箭矢所到之处,皆有秦军应声倒地。秦军前赴后继,踏着战友的尸体前进。王邺率军抵达城下,便命秦军,竖起盾牌防守。秦军箭矢,犹如飞蝗,飞向赵军。

赵军中箭,从城楼上掉下来。

司马琅见秦军的盾牌阵越来越近,喊道:“巨石准备。”

赵军几人之力,抬起重大百斤的大石,从城楼上推了下去。巨石呈圆形,掉落下去,滚向秦军。秦军盾牌阵被击得粉碎,死伤无数,哀嚎遍野。

王陵见攻城将士,损伤惨重,又命人击鼓。两名公大夫得令,各率三千将士,前去助阵。

司马琅命人将准备好的桐油,从城下倒去。随后,司马琅点燃箭矢,朝着空白地射去。箭矢携火落地,遇油便燃,顷刻间,城下便成为一片火海。

秦军陷入火海,惨叫声不绝于耳。

桐油顺地势而下,一部分流入大河。司马琅命将士将火箭射入大河,大河水面上漂浮的桐油,大火四起,烧毁秦军搭建的浮桥。

王龁站在远处观战,见大军攻城不利,死伤惨重,便下令击鼓退兵。

司马琅见秦军狼狈撤军,为胜利呐喊。

赵军守城将士见秦军退去,高呼不已。

王陵、王邺攻城不顺,吃了败仗,回到大帐,一言不发。王龁见状,劝慰道:“身为主将,败了就败了,不用放在心上。”

王陵痛色道:“末将无能,三万将士攻城,回来不足一万。”

王邺道:“此战,打得太过憋屈。”

王龁看着二人道:“我早就说过,廉颇是赵国名将。这下,你们总算见识到他的厉害。廉颇想要凭借一座小城,阻挡我大军,他也太小看我。”

王陵问道:“上将军,打算怎么办。”

王龁问道:“赵军大胜,会怎么样。”

王邺道:“将骄士怠。”

“不因一战之胜,将骄士怠。不因一战之败,气馁不前。廉颇初战失利,丢了高平,失了老马岭,还能以守为攻,这就是名将。”王龁对着诸将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你们要从失败之中,学到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兵家。”

“闻上将军之言,末将,茅塞顿开。”王陵话锋一转,又愁色道:“二鄣城易守难攻,我们不易强攻。可,赵将不愿出城而战。”

王龁笑道:“赵军不愿出城而战,我们就引他们出城。”

王邺问道:“上将军如何引诱赵军出城。”

王龁淡淡道:“我们多输几次,赵军就会轻视我们,便会出城而战。”

王陵问道:“赵将性子沉稳,不上当,又该如何。”

王龁淡色道:“一次不够,多输几次。”

王邺道:“输多了,会不会折了我大秦的军威。”

王龁笑道:“不输,何来赢。”

王陵道:“上将军,我们不如绕过二鄣城。”

“二鄣城,非拔不可。”王龁正色道:“此城若不拔除,我们进兵,后路就会被赵军切断。我们既要面对廉颇,还要面对后顾之忧。岂能放手与廉颇一战。”

“上将军所言不错,此城必拔。”王陵也觉得王龁之言不无道理。若不拔除此城,必有隐患。

王龁道:“王邺,你率领三千将士,趁着夜色攻城。”

王邺道:“末将得令。”

王龁又道:“切记,不可硬战,只需鼓噪声势,做出攻城的假象。”

王邺道:“末将不明白上将军的意思。”

王陵明白王龁的用意,忙道:“上将军的意思是让你制造攻城的假象,其目的是为了消耗赵军的箭矢。”

“不错。”王龁又道:“我们夜色攻城,赵军不察,便会以箭矢射杀我们。等到赵军粮草告罄,兵甲消耗过大,便是我们破城之时。”

王邺得令,茅塞顿开,领兵而去。王邺做出渡河的假象,又命人击鼓,做出攻城的命令。

司马琅白天击退秦军,赵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司马琅也没因为一战之胜,得以忘行。司马琅担心秦军夜色来袭,安排防守之事。

夜色已深,却不见秦军来攻。正值人乏之时,却忽闻鼓声大作。司马琅坐镇城楼,合甲而睡,听闻鼓声,忙站起来探查情况。这时,石末前来道:“司马将军,末将,射退秦军。”

张都尉也道:“司马将军,末将也射退秦军。”

司马琅问道:“秦军来了多少人。你们斩杀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孝成王英烈传 最新章节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2/3),网址:https://www.1234u.net//133/1331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