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打破知识垄断之构思(1/2)
作品:《汉末武圣》东汉末年,门阀势力无比强大,曹操对此深有感触。明其对于世家的权势,并非没有丝毫了解。
既然有所了解,势必就会有应对之策。
“世家、豪族之强盛,想必云长已经有所了解,他们盘踞地方,根深蒂固,莫说如今天下大乱,就算在此之前,朝廷也拿这些人没有办法。”
“许多时候,郡县官吏也需要仰仗各地豪族,政令才能够得以推行,官位才能够稳固。”
“既然云长知道世家、豪族在地方影响力,须知不能制止这种事情发生,所谓的内阁议员选举,也无非是各大家族私下协议罢了,于国于民何利?”
“若云长欲遏制世家大族,莫说推行这种新制度,恐怕自身都难以保全吧。”
能说出这番话,曹操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他倒也想知道,关羽想要如何遏制世家大族,这也是曹操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可惜的是,由于治国需要士人,而世家大族垄断学识,那些有才学的士人,也大多出于世家大族。
纵然朝廷再如何打压世家大族,也必须重用这些士人。
哪怕出现了雄主,覆灭了不少世家大族,然而只要不能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新被重用的士人,早晚也会形成新的世家大族,成为国家之患。
曹操知道这些,关羽也知道这些。
“我所说制度,非一日甚至一两代能够实现,我所能做的就是为之而努力。”
“以如今局势,想要在乱世立足,甚至是扫平天下,必须仰仗世家、豪族。”
“然而,妥协只是暂时的无奈举动,我们也可以在妥协的过程中积累力量,待时机成熟之时,让这个天地为之震动。”
曹操眉头微皱,问道:“操敢问,如何才能积累力量,如何才算时机成熟?”
关羽肃然答曰:“掌控军权,大肆提拔寒门,再借助世家大族之力扫平天下,天下若定,力量足够,时机自然成熟。”
曹操摇头道:“世家之形成,不仅仅在于其出身与传承,乃在于朝廷必须重用士人。”
“就算云长日后除去世家,仍旧要重用那些寒门,数代发展下去,这些曾经的寒门再次成为世家,又当如何?”
关羽盯着曹操,问道:“在此之前,读人多为世家大族子弟,朝廷需要仰仗士人管理地方,长此以往下去,才会形成世家。”
“若有朝一日,我能让天下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习字,世家失去了发展土壤,孟德兄以为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曹操闻言先是呆愣当场,继而接连摇头道:“此事绝无可能!”
“怎么不可能?”
关羽步步紧逼。
曹操深吸口气,道:“世家子弟之所以大多比较优秀,乃因家族传承久远,族中藏丰富,能够自幼培养子弟。”
“莫说普通百姓,就算那些乡县富户,许多人家中也未必有藏,如何能够读习字?”
“籍稀少而贵重,纸张也并非普通百姓家中能用,似此类问题不解决,何谈让人人都有机会读?”
关羽微微一笑,道:“纸张、籍问题,我都已经解决。”
“我让人研制新式造纸术,纸张价值很快就会大幅度贬值,且质量犹在蔡侯纸之上,若国泰民安,寻常家庭也能用得起纸。”
“我也发明了新式印刷术,完全能够代替石碑刻文,改变如今普遍抄之现象,往日或许需要数天才能抄完的一本,如今不足半个时辰即可拓印完毕。”
“纸张的廉价以及籍的普及,乃是推广知识之根本。”
“另,当籍开始普及后,我准备废除察举制,施行科举制。”
曹操好奇道:“何为科举制?”
关羽答道:“所谓科举制,就是设立各个考试科目,所有通过县试的考生,都统称为秀才,秀才就拥有了推举、参选内阁议员的资格,亦有报考地方官吏的资格。”
在这里,关羽对科举制进行了很大改革。
他不准备像历史上的科举制那般,实行科举取士,而是让人们通过科举,拥有了参选、投票、做官的资格。
后世,理论上来讲任何公民都有投票权,只是这个时代教育普遍不高,盲从性反而很大。
故此,关羽才会设立科举这个门槛,让通过科举的人才有资格参选或者投票,只因这些人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力。
这个科举制度,门槛要求也不会像历史上那么高,只要受过些许教育,就能通过科举考试。
当某天教育完全普及以后,所有人都能通过科举,也就是全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时候。
曹操听到关羽的种种描述,不由呆愣当场,久久不语。
“若关羽真能造出廉价纸张,真能让籍变得普及,让知识不再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他所构建出来的蓝图,或许真能实现。”
曹操何其聪慧。
虽说关羽只是讲了个大概,他却也能够管中窥豹,看出种种事情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武圣 最新章节第273章 打破知识垄断之构思(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32/13222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