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山月人归(2/2)
作品:《惊破大明》冯二人也急忙附和:“对对对!皇上请讲!诗词接续中,白话文诗歌虽然前所未有,但也可算是一项创新!”
唐卡的脸红了红,端起酒盏喝了一口,算是将这份尴尬遮掩过去,然后抑扬顿挫地诵念起来。
《山月》。现代。无名氏。
我曾踏月而来,
只因你在山中。
山风拂发,拂颈,拂裸露的肩膀。
折桂枝前行,
而月光衣我以华裳。
月光衣我以华裳
林间有新绿,
似我青春摸样。
青春透明如醇酒,
可饮,可尽,可别离。
但我们多少物换星移的韶华,
却总不能将它忘记。
更不能忘记的,
是那一轮月。
照了长城,
照了洞庭,
而又在那夜,
照进山林。
从此,悲哀粉碎,
化作无数音容笑貌。
在那些夜里,
袭我以郁香,
袭我以次次无尽的欢快情怀,
毫无感伤。
这首白话文诗歌着实把旁边的乐官们忙坏了,如此为白话文诗歌配乐之事还真没干过。
还好领头的乐官比较精明,看出皇上此诗有些类似元曲中的清唱,没有完全对仗的韵脚,只在首末段的末字有一个“裳”和“伤”字的韵脚,所以曲调配得还算可以,没有出现岔音。
李太后和张、冯二人,更是象听天外来音一样,听得如痴如醉。
全诗流露着浓浓的情感,让这些平时听惯了“之乎者也”的人振聋发聩。原来人世间的语言,竟然可以如此直白,如此打动人心。
即便是元曲中写男女思念欢情的句子,也不过如此吧。
唐卡念诵完后,兀自惴惴不安。这其实是席慕容的《山月》,写得着实很美,其中写折桂枝一句是他自己加上去的,其他地方略作改编。
要知道这首诗可是他的最爱,也是他在大一新生晚会上朗诵的成名作,让无数学院美女为之倾倒,从此一举奠定了他万女偶像的酷霸地位。
因为在后来又表演了很多回,所以这首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他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读起来也确实颇有意境,百转千回,旖旎无限。
受刚才冯保所念诗词作者是无名氏的启发,他在说朝代的时候说了现代,让他们听上去感觉这就是当下流传于大明市井间的白话文诗歌,又将席慕容的名字隐去,也说了个无名氏。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革命,总之把大伙儿都听傻了,好半晌才回过劲儿来。
李太后先是惊愕,后是陶醉,最后是享受。她听得出来,这首诗好象是读给晴天听的。
在诗会之前听说这些桂、菊之诗都是晴天与儿子通信时告知他的,这首诗不会也是他俩共同写作出来的吧。真要如此,也真是相得益彰了!
“好!”她带头鼓起掌来,带动着仍在兀自发愣的张、冯二人也不停地鼓掌。
那些刚才一通忙碌的乐官,此刻也放下了乐器,拼命鼓起掌来,偏殿内顿时喝彩一片。
唐卡仍然有些不好意思,见他们三人只顾着鼓掌,也不点评,自嘲地笑了笑:“这首白话文诗歌其实写得奇好,不如朕开一个先河,自己来点评吧。”
“自己点评?”这位少帝还真是不断推陈出新,刚才出人意料地诵念了白话文诗歌,现在又要求自己点评,真是闻所未闻。不过,对他时常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早已见怪不怪,所以张、冯二人也只有点头称是。
“这首诗分为四片,片片递进。第一片以山月照桂为开端,表明心迹,月光衣(‘意’音)我以华裳,着实很美。第二片点明青春韶华难忘,而迅速又引出第三片的山月之夜最是难忘。第四片作了解答,究竟是什么以致最终难忘呢,是无数音容笑貌,是欢快而毫无感伤。”
皇帝自我点评完,骤然而止,面色如水,俨然已是一代国学大师的模样,看得大家肃然起敬。也是,如此熟悉而钻研一首诗,有几人能做到,正所谓卖油翁之技,唯手熟耳。
“妙妙妙!我主圣明!即便是‘六一居士’欧阳修在世提倡之新古文运动,也不过如此!”
“正是!我主点评也妙,寥寥数语,将此无名氏之白话文诗歌尽皆描画,妙哉妙哉!”
现场气氛顿时又被张、冯二人推高,大家都倒满酒盏,相互平端敬之,一饮而尽。
如此之夜,如此之酒,如此山月,如此风清,如此忘归……
不知明日之清晨,会不是一个艳阳晴天。亦不知明日阳光里,晴天来时,会是怎样场景?
——《惊破大明》作为难得一见的认真写历史之书,已经突破90w字啦,关注量也突破了60w,恳请读者们多多订阅、打赏以支持。
本章已完成!
惊破大明 最新章节第273章 山月人归(2/2),网址:https://www.1234u.net//11/11036/276.html